[发明专利]智能天然气架空管支架及天然气架空管过电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3222.9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奇;张国强;林浩;朱亚辉;容昭海;穆建圣;袁建伟;马亚津;崔世界;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0 | 分类号: | F16L3/10;F16L3/2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天然气 架空 支架 过电 报警 方法 | ||
1.一种天然气架空管过电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一个街区的天然气架空管下方安装至少一个智能天然气架空管支架,所述智能天然气架空管支架,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件,在所述固定件的顶部铰接有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上端面设置有卡带,天然气架空管由所述支撑件支撑并由所述卡带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在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隔绝所述支撑件和架空管的绝缘垫,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可调斜拉件,所述固定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可调斜拉件组成三角支撑结构,在支架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有两个接线级,第一接线级通过导线和所述固定件或所述支撑件相连接,第二接线级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绝缘垫处;所述报警器的处理器分别和两接线级接触报警电路以及管道通电报警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两接线级接触报警电路以及管道通电报警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所述两接线级接触报警电路包括串联的接近传感器和功率继电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位于第二接线级处绝缘垫下方,所述功率继电器的电压输出端和所述报警器的处理器连接;所述管道通电报警电路包括检测触点,检测触点一个引脚连接第一接线级和支架连通或第二接线级与管道连通,另一个引脚接地,检测触点和互感线圈相连接,互感线圈的输出端经过电阻后以及两级运算放大器和所述报警器的处理器连接,管道其它位置安装有不带报警器的架空管支架,调节所有架空管支架的可调斜拉件使所述支撑件完全支撑住架空管的底部;
2)当绝缘垫磨损导致架空管接近支撑件时,两接线级接触报警电路的接近传感器感应到金属导体,随着管道逐渐靠近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达到导通阈值使电路导通,触发功率继电器使常开点变为常闭点,功率继电器输出电压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电压信号后直接或间接启动警报;
3)当带电线缆和管道或架空管支架接触时,检测触点的两个引脚和大地形成回路,产生高电压,通过互感线圈感应出微弱电流,微弱电流通过电阻转化为微弱电压,微弱电压通过两级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形成电压信号并输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电压信号后直接或间接启动警报;
4)发出警报后,由维护人员对该街区的天然气架空管进行检查并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架空管过电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接线级接触报警电路中接近传感器和功率继电器相互串联,所述功率继电器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16后,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17、电容C25以及电压输出端VO-4,电阻R17、电容C25分别接地,电压输出端VO-4和处理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架空管过电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通电报警电路中,检测触点*4的3引脚连接第一接线级和支架连通或第二接线级与管道连通,检测触点*4的2引脚接地,同时检测触点*4的3引脚和互感线圈L1的4引脚连接,检测触点*4的2引脚和互感线圈L1的3引脚连接,互感线圈L1的1、2引脚分别和运算放大器U6的3、2引脚连接,在互感线圈L1的2引脚和运算放大器的2引脚的连线上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34和电阻R27,然后同时和运算放大器U6的1引脚以及4引脚连接,互感线圈L1的1引脚除了和运算放大器U6的3引脚连接外,还和运算放大器U6的4引脚连接并同时接地,运算放大器U6的6引脚并联有电阻R29和电阻R34,电阻R34接地,电阻R29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35、电容C36以及运算放大器U7,同时电阻R29输出端还和运算放大器U6的7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6的6引脚和运算放大器U7的3引脚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4引脚接地,运算放大器U7的8引脚连接电源电压,运算放大器U7的1引脚和2引脚相互连接并通过电压输出端VO-3和处理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2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