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968.8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8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广;陶圣明;梁巍;李世强;靳鹏;王跃辉;康大威;张红卫;宋斯玉;王东江;李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神马催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46 | 分类号: | B01J23/46;B01J35/10;C07C15/04;C07C7/148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宋建勋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微量 硫化物 催化剂 | ||
1.一种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钌均匀分布于载体表面,载体包括活性氧化铝,其中活性组分在所述催化剂的质量占比为0.1%~3.5%,所述催化剂可以通过载体调控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性组分钌盐加入溶剂中溶解,然后加入竞争吸附剂溶解形成浸渍液;
2)将载体加入浸渍液中,超声环境下浸渍处理至少0.5h,结束后过滤得到负载有钌盐的载体,滤液备用;
3)负载有钌盐的载体进行烘干处理得到一次浸渍载体;
4)将步骤3)的一次浸渍载体加入步骤2)的滤液中,超声环境下浸渍处理,使载体充分吸收滤液,然后载体进行烘干处理得到二次浸渍载体;
5)将步骤4)得到的二次浸渍载体进行热处理;
6)反应器氮气置换,然后将步骤5)热处理后的载体送入反应器,进行液相还原或气相还原;
7)最后在氮气环境下干燥得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
其中所述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为:
将铝源、沉淀剂、模板剂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搅拌,后转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冷却后得到白色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在用溶剂洗涤,洗涤完后放置在烘箱内烘干,烘干后在高温焙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活性金属盐为钌盐,竞争吸附剂为醇,溶剂为水、酮、烷烃、酸,所述载体除了包含活性氧化铝之外,还可以包含二氧化硅、活性碳、二氧化锆或其中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钌盐为氯化钌、硝酸钌或硫酸钌;所述醇为甲醇;所述酮为丙酮,烷烃为环己烷,酸为盐酸或有机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活性氧化铝制备方法中所述烘干为50-90℃温度下烘干时间为8-12h,在120℃温度下烘干10-15h;
所述焙烧时间为2-4h,所述焙烧温度为500-70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所述模板剂为硫酸铝钾、硫酸钠、硫酸钾等硫酸盐,所述铝源为氯化铝或硝酸铝,铝:沉淀剂、硫酸盐的摩尔比为1:0.1-2:0.1-2, 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00-140℃,反应时间为2-8h。
7.如权利要求3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步骤4)中烘干时以1-15℃/分的速度升温至50-130℃烘干1-5h;
所述步骤5)中热处理时按1-15℃/分从室温升到150-750℃进行热处理2-10h。
8.如权利要求3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气相还原时通入氢气、一氧化碳或乙烯,温度80-200℃,还原时间1-10h,液空速小于等于6。
9.如权利要求3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液相还原时采用硼氢化钠、水合肼、醛类、羧酸类和烯烃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脱除苯中微量硫化物的钌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类为甲醛,羧酸类为甲酸,烯烃类为环己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神马催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神马催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9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