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826.1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仕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筠连县筠泉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G5/00 | 分类号: | C07G5/00;C07G9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新鲜的茶叶经过预净化后,上屉蒸煮,回收蒸煮液、蒸煮蒸汽和蒸煮渣;S2冷凝回流蒸煮蒸汽,分子膜过滤,收集冷凝滤液与冷凝残渣;S3蒸煮液加入醋酸调节pH后静置过夜,抽滤,分子膜过滤,收集得到蒸煮滤液与蒸煮残渣;S4混合均匀蒸煮滤液与蒸煮渣、冷凝残渣以及蒸煮残渣后,精馏,得到精馏液与废弃物;S5废弃物中再加入蒸煮滤液,返回S3中,以盐酸调节pH为4‑5,得到循环精馏液和循环废渣;S6冷冻干燥,得到绿茶提取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步骤,从而得到纯净的蒸煮液成分,再通过冷冻干燥,即得到活性较高以及高纯度的目标产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取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提取物是从绿茶叶片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芳香油、水分、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目前的绿茶提取物的工艺以蒸馏为主进行绿茶的提取与灭菌,但是目前的提取方法以直接对绿茶进行蜡质的去除后,再进行蒸馏为主,缺乏对茶叶的软换和叶绿素的保护等措施,目前茶叶提取的基本转化率维持在85%左右,而由于采用的蒸煮工艺对茶叶的所有提取物组份之间的成分之间无法做到细致区分,导致蒸煮提取过程中,各种成分混合形成团聚块,无法得到较为纯净的茶多酚、咖啡碱等产品,并且处理阶段的pH变化较为剧烈,导致其中的有效成分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至少达到高效提取以及得到高纯度目标产物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摘选新鲜的茶叶,并经过预净化洗净后,再上屉蒸煮,回收蒸煮液以及蒸煮蒸汽,并回收蒸煮后的蒸煮渣;
S2将回收蒸煮蒸汽经过冷凝回流,得到冷凝液,将得到的冷凝液经过分子膜过滤后,收集冷凝滤液与冷凝残渣;
S3将得到的蒸煮液中加入醋酸调节pH至5-6后,再将蒸煮液静置过夜,再将过夜后的蒸煮液抽滤后,再经过分子膜过滤,收集得到蒸煮滤液与蒸煮残渣;
S4将蒸煮滤液与蒸煮渣、冷凝残渣以及蒸煮残渣混合后,搅拌均匀后精馏,得到精馏液并回收废弃物;
S5将废弃物中再次加入蒸煮滤液后,返回S3中,以盐酸调节pH为4-5,循环处理得到循环精馏液以及循环废渣;
S6 将循环精馏液、冷凝滤液以及精馏液冷冻干燥后,即得到所述的绿茶提取物。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实现高效提取的目的,所述的预净化包括以下步骤:
S11先将茶叶经过清水洗净后,再将茶叶置于碱水中浸泡2h,得到碱化茶叶;
S12将得到的碱化茶叶置于清洗池清洗干净,得到干净茶叶;
S13将干净的茶叶置于酸液中浸泡15min后,得到酸化茶叶;
S14将酸化茶叶置于清洗池中清洗干净,得到干净茶叶;所述的碱水采用质量浓度比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3:2混合而成;所述的酸液采用质量浓度比醋酸:盐酸=5:2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碱洗浸泡后,再通过酸洗,使茶叶的蜡质去除,同时针对茶叶中的碱洗和酸洗,避开强酸和强碱对茶叶的有效成分的损害,再通过清洗池清洗在碱洗或酸洗阶段产生的杂质,从而提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目标产物的纯度,所述的循环精馏液、冷凝滤液以及精馏液按照质量配比为5:3:2;通过将多个步骤得到的处理液混合,按照不同工艺产物之间的溶解特性,以质量配比5:3:2比例进行混合,从而使不同分子量或浓度的处理液能够混合均匀,进而进一步的使不同目标产物之间提取的纯度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筠连县筠泉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筠连县筠泉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