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机组的联锁保护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695.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高奎;王海涛;黄宝春;贺磊落;辛志波;刘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3/00 | 分类号: | F23N3/00;F23L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机组 联锁 保护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的联锁保护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与门模块、第一取非模块、第二取非模块、第一延时模块、第二与门模块、第三与门模块、第一或门模块、第四与门模块、第五与门模块、第三取非模块、第四取非模块、第二延时模块、第六与门模块、第七与门模块、第二或门模块、第八与门模块、第九与门模块、送风机A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送风机B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C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A停止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B停止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C停止检测信号输出端、送风机A跳闸控制端及送风机B跳闸控制端,该系统可有效避免送风机的拒动误动,使双侧风机实现联动,有效保证炉膛燃烧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领域,涉及一种燃煤机组的联锁保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机组的风烟系统是锅炉燃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烟控制系统则是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机组协调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引风机和送风机是风烟系统的主要设备,对于送引风机的控制,严重影响了机组燃烧的安全与稳定。
对于双列辅机运行的机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锅炉的炉膛压力是维持恒定的,但是由于特殊工况,引风机突然停止,送风机如果不做出相应的动作,炉膛压力就会大大升高,引起锅炉MFT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燃煤机组的联锁保护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避免送风机的拒动误动,使双侧风机实现联动,有效保证炉膛燃烧的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燃煤机组的联锁保护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与门模块、第一取非模块、第二取非模块、第一延时模块、第二与门模块、第三与门模块、第一或门模块、第四与门模块、第五与门模块、第三取非模块、第四取非模块、第二延时模块、第六与门模块、第七与门模块、第二或门模块、第八与门模块、第九与门模块、送风机A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送风机B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C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A停止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B停止检测信号输出端、引风机C停止检测信号输出端、送风机A跳闸控制端及送风机B跳闸控制端;
第一与门模块的输入端与送风机A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及送风机B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第一取非模块的输入端与引风机B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第二取非模块的输入端与引风机C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取非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二与门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与门模块的输出端、引风机B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及第二取非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三与门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与门模块的输出端、第一延时模块的输出端及引风机C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第一或门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与门模块的输出端及第三与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四与门模块的输入端与引风机A停止检测信号输出端及第一或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第四与门模块的输出端与送风机A的跳闸控制端相连接;
第五与门模块的输入端与送风机A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及送风机B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第三取非模块的输入端与引风机A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第四取非模块的输入端与引风机C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第三取非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延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第六与门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五与门模块的输出端、引风机A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及第四取非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第七与门模块的输入端与引风机C运行检测信号输出端、第二延时模块的输出端及第五与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