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凝珠生产用的塑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344.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倪益华;倪忠进;宋源普;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9/04;C08L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张业放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 生产 塑封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凝珠生产用的塑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对现有塑封薄膜的配方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塑封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醇80~100份、调节剂0.1~0.5份、增塑剂0.1~0.5份、复配聚乳酸0.1~0.2份、中性干燥剂0.2~0.5份、苦味剂0.1~0.5份、抗静电剂0.05~0.2份、稳定剂0.1~0.5份。其中,所述调节剂为衣康酸、丙烯酸、马来酸三者中的任一种与磺酸基盐的混合物,一方面可以提高塑封薄膜的耐酸碱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拓宽聚乙烯醇的醇解度范围,同时配套节能、高效的熔融吹塑制备方法,解决了塑封薄膜遇水溶解慢、溶解不完全等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存储和使用,进而提高衣物洗涤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凝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洗衣凝珠生产用的塑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洗衣凝珠是一种用水溶膜包裹的新型浓缩洗涤剂,在接触水以后,水溶膜能在一定时间内溶解,释放包裹的液体,达到衣物洗净和护理的功能。其作用方式就要求包裹洗衣凝珠的塑封薄膜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溶解、释放内含的浓缩洗涤剂。目前,以聚乙烯醇(以下简称PVA)为主要原材料的水溶膜因为环保、重量较轻、适合小体积包装等优点,而在日化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洗衣凝珠生产用的塑封薄膜主要也是使用的PVA水溶膜,具有方便快捷的好处。
然而,使用普通的PVC水溶膜制作洗衣凝珠时,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薄膜热封过程中,容易发生脱水交联反应,导致PVA薄膜在水中溶解性降低,在使用时又会很容易在衣物、洗衣机滤网及内壁等形成残留污斑,导致堵塞、细菌滋生等问题,尤其是在低温下难以正常溶解。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11484696A对塑封薄膜的配方进行了改进,通过将乙烯丙烯酸甲酯与聚乙烯醇进行共聚改性,以期降低水溶膜产品的熔点和热封薄膜的起始热封温度,但该法引入乙烯丙烯酸甲酯后,加剧了聚合过程的复杂度,反应可控性降低,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同时,现有技术中,为了得到低温水溶性也较好的塑封薄膜,采用的聚乙烯醇的醇解度多在85%~90%之间,这是因为聚乙烯醇的醇解度高于90%,则只能溶解在50℃以上的热水中,低于85%时,则会由于亲水官能团羟基数量减少导致低温水溶性下降,如此,一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乙烯醇原料的来源范围;二则,残留的酯基与碱性衣物清洁剂接触等,会进一步水解聚乙烯醇,提高醇解度,从而影响塑封薄膜的水溶性。
此外,洗衣凝珠在使用前会存在遇水提前溶解,导致内含的浓缩洗涤剂泄露的问题。除此之外,洗衣凝珠的安全性问题也要引起重视,防止被儿童误食造成意外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衣凝珠生产用的塑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对现有塑封薄膜的配方进行了改进,并配套节能、高效的熔融吹塑制备方法,解决了塑封薄膜遇水溶解慢、溶解不完全等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存储和使用,进而提高衣物洗涤的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洗衣凝珠生产用的塑封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薄膜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聚乙烯醇80~100份;
调节剂0.1~0.5份;
增塑剂0.1~0.5份;
复配聚乳酸0.1~0.2份;
中性干燥剂0.2~0.5份;
苦味剂0.1~0.5份;
抗静电剂0.05~0.2份;
稳定剂0.1~0.5份。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500~3000,醇解度为70~90%。
优选地,所述调节剂为衣康酸、丙烯酸、马来酸三者中的任一种与磺酸基盐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
- 下一篇: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