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337.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侠;梁龙;许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鹏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71;H02J7/00;B66F9/075;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昌榀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电池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充电加热模式:
1.1)检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处于充电超低温区域时,电池进入1.2)阶段;当电池温度处于充电低温区域时,电池进入1.3)阶段;当电池温度处于充电常温区域时,电池进入1.4)阶段;
1.2)设置BMS输出的电流仅为加热膜输入电流,对电池进行加热,当电池温度加热到超过温度F时,电池进入1.3)阶段;
1.3)设置BMS输出的电流为加热膜输入电流与电池充电电流之和,电池进行加热和充电,当电池温度加热到超过温度G时,电池进入1.4)阶段;
1.4)设置BMS输出的电流仅为电池充电电流,电池进行充电;
2)放电加热模式:
2.1)检测电池温度和电池SOC,当电池温度处于放电超低温区域且电池SOC处于足量状态时,电池进入2.2)阶段;当电池温度处于放电超低温区域且电池SOC处于不足状态时,电池进入2.3)阶段;当电池温度处于放电低温区域时,电池进入2.4)阶段;当电池温度处于放电常温区域时,电池进入2.5)阶段;
2.2)设置BMS输出的电流仅为加热膜输入电流,电池进行加热,当电池温度加热到超过H时,电池进入2.4)阶段;
2.3)BMS不输出电流;
2.4)设置BMS输出的电流为加热膜输入电流与电池放电电流之和,电池进行加热和放电,当电池温度加热到超过I时,电池进入2.5)阶段;
2.5)设置BMS输出的电流仅为电池放电电流,电池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加热模式中,充电超低温区域为A≤T≤B,充电低温区域为B<T≤C,充电常温区域为T>C,其中,温度A的范围为-40到-20℃,温度B的范围为-5到5℃,温度C的范围为7到17℃;温度F比温度B大0.5到3℃,温度G比温度C大0-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A为-30℃,温度B为0℃,温度C的范围为12℃,所述温度F比温度B大1℃,所述温度G比温度C大3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加热模式中,当电池加热后进入1.4)阶段时,BMS不允许电池进行二次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加热模式的1.3)中,电池充电电流随着电池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加热模式中,放电超低温区域为T≤D,放电低温区域为D<T≤E,放电常温区域为T>E,其中温度D的范围为-20到0℃,温度E的范围为0到10℃;电池SOC的足量状态与不足状态的临界点为N,N为10-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D为-10℃,E为温度5℃,N为20%;所述放电加热模式中,温度H≥D,温度I≥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加热模式的2.3)中,BMS先输出时长为J的电池放电电流再停止输出电流,时长J为10到300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加热模式,当电池加热后进入2.5)阶段时,BMS不允许电池进行二次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加热模式和/或放电加热模式中,通过先后间隔闭合加热正继电器和加热负继电器使BMS输出加热膜输入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鹏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鹏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3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