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1331.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霍庆欢;王春雨;杨续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23/04;C22C23/06;C22F1/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朱伟雄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疲劳 抗蠕变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镁合金含X元素和0.05%~0.5%的Y元素,所述X元素为铋、锌和钕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X元素中一种元素的添加量为其在镁基体中固溶极限的40%~100%,其他元素添加量≤1%;所述Y元素为钙、锰和锆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镁合金的晶粒内部含孪晶,且孪晶界处含无析出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70%以上的晶粒内部含孪晶,且孪晶界处含无析出带,晶界处含无析出带的晶粒≤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孪晶的一侧孪晶界或两侧孪晶界含无析出带,所述无析出带宽度与所述孪晶宽度的比值为0.05~0.7。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X元素为铋、锌和钕中的任意一种,所述X元素的添加量为其在镁基体中固溶极限的50%~95%。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Y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1~0.5%。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80%以上的晶粒内部含孪晶。
7.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合金成分要求制备镁合金铸锭,经均匀化处理后,在350℃~450℃进行真应变为0.3~0.8的热变形,再在150℃~250℃进行真应变为0.2~0.7的应变时效,得到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镁合金含X元素和0.05%~0.5%的Y元素,所述X元素为铋、锌和钕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X元素中一种元素的添加量为其在镁基体中固溶极限的40%~100%,其他元素添加量≤1%;所述Y元素为钙、锰和锆中的任意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化处理温度为400℃~490℃;所述均匀化处理时间为2h~48h;
所述均匀化处理的温度不低于所述热变形的温度。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变形的温度390℃~450℃;所述热变形的真应变为0.3~0.6。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耐疲劳抗蠕变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时效的温度为150℃~220℃;所述应变时效的真应变为0.4~0.7;
所述应变时效后的冷却方式为水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3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