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0915.2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俞鸣铗;韩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佰欧斐丝细胞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A61K38/17;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双;刘明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偏顶蛤 抗菌 蛋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从深海偏顶蛤分离出一个天然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24位‑第134位所示;该抗菌蛋白不仅对痤疮丙酸杆菌、副溶血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杀死作用,而且长时间高温处理不影响其杀菌效率。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抗菌活性强,具有高效广谱抑菌作用,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使用,为研制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抗菌肽和抗菌蛋白的产生是真核生物防御宿主的重要手段。较大的抗菌蛋白,含有超过100个氨基酸,通常是裂解酶、营养结合蛋白或含有针对特定微生物大分子的位点。较小的抗菌肽主要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或功能来发挥作用。从软体动物到人类,在多细胞动物的上皮层、吞噬细胞和体液中发现了数百种抗菌肽。
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 platifrons)又称深海贻贝,是西太平洋很多热液和冷泉环境共有的优势种。在长期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深海生物通过各种方式逐渐适应这些深海环境条件。随着对深海生物的探究不断的深入,依赖先天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入侵的深海偏顶蛤中蕴含了大量未知的抗菌蛋白和抗菌肽序列,是一个丰富的天然抗菌肽资源库。此外,根据深海生物的生存适应性需要,深海偏顶蛤来源的天然多肽可能也具有不同于普通贝类抗菌肽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效应的新型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其具有显著的抗菌潜力,对海洋性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效应。
本发明的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24位-第134位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在制备抗细菌或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
所述的革兰氏阳性菌为痤疮丙酸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所述的革兰氏阴性菌为副溶血弧菌或大肠杆菌。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药物,其含有所述的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Bpl-UAMP24-134作为活性成分。
所述的抗菌药物是治疗海洋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比对,获得具有抗菌潜力的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Bpl-UAMP1,接着构建酵母表达系统获得新型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对获得的抗菌蛋白Bpl-UAMP24-134进行抗菌检测,发现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效应。新型深海偏顶蛤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抑菌IC50为1.998μM;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的抑菌IC50为2.543μM;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IC50为1.564μ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IC50为5.334μM。同时,耐温实验证明深海偏顶蛤来源的抗菌蛋白在长时间高温处理后依然保持高效的杀菌活性。此外,抗菌蛋白Bpl-UAMP24-134对细胞毒性极低,高剂量口服也不会造成小鼠死亡。本发明不仅为进一步了解深海偏顶蛤抗菌系统,提供其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还为研制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佰欧斐丝细胞科研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佰欧斐丝细胞科研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0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