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天线选择和预编码的混合调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0622.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杨宇杰;冯春燕;郭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10/116;H04B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易卜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天线 选择 预编 混合 调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天线选择和预编码的混合调光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具体为:首先构建室内多用户多小区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混合调光模块,计算给定调光等级下的激活LED数目,通过天线选择算法和预编码设计,解得满足照明均匀性并最大化系统速率的LED位置和预编码矩阵,将预编码后的信号与直流偏置叠加,构成实际工作LED的驱动信号,通过可见光通信信道传送给接收端的用户,最后用户通过各自的解编码矩阵恢复自身的发送信号向量。本发明在多用户多小区场景下有效提高调光精度,在满足室内照明均匀性的同时实现了高速通信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天线选择和预编码的混合调光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移动数据流量呈现指数增长,传统射频移动通信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拥有数百太赫兹无需授权的可见光频谱,并且能够附加在现有的照明基础设施上进行通信,如文献1。此外,VLC不会对同一个小区内的射频通信造成干扰,对人体无辐射安全性高;这些优点促进了可见光通信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可见光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在不同亮度等级下实现高速数据的传输,调光技术对于可见光通信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调光技术包括数字调光、模拟调光和空间调光。数字调光通过调整信号占空比调节亮度,限制了通信数据率,如文献2和3;模拟调光通过调整信号幅度调节亮度,故在调光等级较高和较低的场景下容易引起削峰噪声,降低了通信性能,如文献4和5。空间调光通过改变激活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个数来调节亮度,故调光精度受到室内LED个数的限制,如文献6和7。
上述的三种调光方法目前都只在单小区的可见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然而在实际的室内场景,例如办公场所中,多用户(Multi-user,MU)多小区(Multi-cell,MC)通信系统更加常见。即便上述单小区的调光方式可以直接应用于MC场景,仍需进一步考虑包括室内照明均匀性在内的MC特有的一些需求。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MU MC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既能实现调光和照明均匀性,又能实现高速可靠通信的调光技术。
[1]M.Obeed,A.M.Salhab,M.Alouini,and S.A.Zummo,“On optimizing VLCnetworks for downlink multi-user transmission:A survey,”IEEE Commun.SurveysTuts.,vol.21,no.3,pp.2947–2976,2019.
[2]K.Lee and H.Park,“Modulations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with dimming control,”IEEE Photon.Technol.Lett.,vol.23,no.16,pp.1136–1138,2011.
[3]X.You,J.Chen,H.Zheng,and C.Yu,“Efficient data transmission usingMPPM dimming control in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IEEE Photon.J.,vol.7,no.4,Aug.2015.Art.no.15301325.
[4]R.Belli,J.Portugheis,and C.Runge,“On optimal non-equally spaced m-pam in dimmabl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IEEE Photon.Technol.Lett.,vol.29,no.19,pp.1619–1622,20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0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