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溶剂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9546.5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康杰分;胥文婷;王玉峰;沈春林;褚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47/00 | 分类号: | C09D147/00;C09D195/00;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弹性 沥青 防水涂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溶剂弹性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防水涂料的原料配方中不含有机溶剂及增塑剂,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沥青防水涂料的原料配方包括低极性多元醇20%~50%,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1%~10%,石油沥青10%~30%,填料20%~50%,催化剂0.1%~1%,助剂1%~10%;所述低极性多元醇为端羟基聚丁二烯,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数均分子量为1000~6000,平均官能度为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防水涂料的原料由所述低极性多元醇,所述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所述石油沥青,所述填料,所述催化剂和所述助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为3-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或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极性多元醇和所述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的投料质量比为5~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油沥青为石油沥青70号、90号、100号、150号和200号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填料为滑石粉、高岭土、云母粉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和/或羧酸盐类催化剂;所述助剂为抗氧化剂、脱水剂、附着力促进剂、抗流挂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沥青防水涂料的原料配方总质量的0.1%~1%;所述脱水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沥青防水涂料的原料配方总质量的0.1%~1%;所述附着力促进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沥青防水涂料的原料配方总质量的0.5%~2%;所述抗流挂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沥青防水涂料的原料配方总质量的0.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过氧化物分解型抗氧剂、自由基清除型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型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脱水剂为分子筛、带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醛亚胺类水分清除剂、酮亚胺类水分清除剂和噁唑烷类水分清除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N-(2-氨乙基)-3-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2-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抗流挂剂为含有聚脲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沥青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所述石油沥青、所述低极性多元醇和所述填料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升温至130~140℃并对物料体系进行脱水处理;
降温至70~90℃,向脱水后的物料体系中加入所述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和所述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反应后混合物;
降温至60℃及以下,向所述反应后混合物中加入助剂,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沥青防水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5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氯乙烯糊树脂微悬浮聚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投屏显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