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包裹性可灵活调节结构的单人家用沙发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964.2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 |
主分类号: | A47C17/86 | 分类号: | A47C17/86;A47C17/00;A47C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1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包裹 灵活 调节 结构 单人 家用 沙发 | ||
本发明涉及沙发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包裹性可灵活调节结构的单人家用沙发,包括沙发主体,所述沙发主体包括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对称状固定有扶手,所述承载板的顶部铺设有软垫,所述承载板的背面顶部固定安装有靠背,且靠背的外形为倾斜状,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包裹有底罩。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两组软包对称状设置在软垫的顶部左右两侧,且设置主拉索可以拉动左右两侧的推臂同步相对旋转,从而推动对应的两组软包同步相对移动,通过调节软包的移动范围,使得软包贴合夹持在使用者的臀、腿部位,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其包裹性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形进行灵活调节,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发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包裹性可灵活调节结构的单人家用沙发。
背景技术
沙发的本质是一种装有软垫的椅子,由于其外在质地较为柔软,使得使用者身体接触位置感触较为舒适,因此,在现今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家具产品,根据其可供使用人群的最大数量,可以将沙发分为多人组合沙发和单人沙发,其中对于单人沙发来说,根据其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仅可供单人使用乘坐的沙发;
现有技术中的单人沙发,其通常是在框架结构的外侧包裹有柔性填充物,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可供乘坐的舒适位置,相较于多人沙发来说,由于单人沙发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通过扶手的夹持,可以对使用者的乘坐空间进行限制,使得沙发在乘坐时更加具有包裹性,通过将使用者的臀部以及腿部进行包裹,提高使用者的乘坐舒适性;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单人沙发的内部支撑结构通常为固定状态,沙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沙发的外在尺寸在生产时已经设定好,其结构并不能进行调节,当不同人群在使用同一尺寸的单人沙发时,受不同人群身形不同的影响,导致单人沙发的包裹性并不充分贴合,从而降低了单人沙发实际使用时的包裹贴合性;
另外,不同身形的人群在使用单人沙发时,沙发靠背对使用者的腰部支撑并不能完全贴合,若乘坐时,沙发对使用者的腰部缺乏支撑,则腰部的处于长久悬空状态下,容易导致患者的腰部损伤疼痛;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在腰部以及腿部两侧放置抱枕进行辅助支撑托举,然而由于抱枕的尺寸固定,其通用性并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包裹性可灵活调节结构的单人家用沙发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包裹性可灵活调节结构的单人家用沙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单人沙发在使用时其包裹性无法调节,以及其对使用者腰部无法进行通用支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包裹性可灵活调节结构的单人家用沙发,包括沙发主体,所述沙发主体包括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对称状固定有扶手,所述承载板的顶部铺设有软垫,所述承载板的背面顶部固定安装有靠背,且靠背的外形为倾斜状,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包裹有底罩,所述软垫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状设置有软包,且两组所述软包分别贴合在左右两侧两组所述扶手的外壁上,所述承载板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包括有滑槽,所述滑槽呈两两对称状开设在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内部,每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插设有滑动座,每组所述软包固定安装在对应的两组所述滑动座上,所述软包通过滑动座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软垫的左右两侧对应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前后均对称状固定有支撑座,且前后对应的两组所述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轴杆,每组所述轴杆的前后两端外侧均套设有推臂,且推臂的上方穿插在对应的扶手的内部,所述软包的内部固定镶嵌有金属轨道,每组所述推臂的顶部一端插设在对应的所述金属轨道的内部。
优选的,每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镶嵌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焊接在对应的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滑槽内壁上,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弹簧与滑槽之间弹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未经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