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匝数补偿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519.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卢冰;张军;雷民;周峰;陈习文;王斯琪;汪泉;聂高宁;王旭;金淼;陈卓;周玮;付济良;齐聪;郭子娟;余雪芹;刘俊;郭鹏;朱赤丹;赵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磁式 电流 互感器 补偿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匝数补偿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设备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电磁式互感器匝数补偿模型;针对补偿模型,进行双铁芯式的匝数补偿电流波形仿真,获取二次电流波形数据;针对补偿模型,对补偿模型中辅助铁芯的补偿绕组匝数进行调整,并进行电流波形仿真,获取不同匝数的对比波形数据;针对补偿模型,调节补偿模型中补偿绕组的绕制方向,并进行电流波形仿真,确定绕制方向对补偿模型中主铁芯二次电流波形的影响数据;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匝数进行补偿。本发明用于判断合适的参数优化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准确度,能够使电力系统安全良好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匝数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计量电能器具之一,其准确度度直接影响了计量电能的准确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地扩大,发电量急剧增加,电流互感器计量的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匝数补偿作为电流互感器常见的补偿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匝数补偿的方法,包括:
建立电磁式互感器匝数补偿模型;
针对补偿模型,进行双铁芯式的匝数补偿电流波形仿真,获取二次电流波形数据;
针对补偿模型,对补偿模型中辅助铁芯的补偿绕组匝数进行调整,并进行电流波形仿真,获取不同匝数的对比波形数据;
针对补偿模型,调节补偿模型中补偿绕组的绕制方向,并进行电流波形仿真,确定绕制方向对补偿模型中主铁芯二次电流波形的影响数据;
根据二次波形数据、对比波形数据及影响数据,确定补偿绕组匝数及绕制方向对补偿模型的优化效果,选择优化效果最优时的补偿绕组匝数及绕制方向,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匝数进行补偿。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对补偿模型中的辅助铁芯的厚度,及辅助铁芯与主铁芯的距离进行调整,确定辅助铁芯的厚度及辅助铁芯与主铁芯的距离对主铁芯二次电流波形的结构影响数据;
结构影响数据用于确定结构影响数据对优化效果的影响。
可选的,补偿模型建立后,根据模型结构,确定调整数据,所述调整数据包括:辅助铁芯的厚度调整数据,匝数调整数据,与主铁芯的距离调整数据和绕制方向数据;
可选的,调整数据,用于对补偿模型进行电流波形仿真时,对辅助铁芯的厚度、匝数、与主铁芯的距离和绕制方向进行调整。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匝数补偿的系统,包括:
模型搭建单元,建立电磁式互感器匝数补偿模型;
第一仿真单元,针对补偿模型,进行双铁芯式的匝数补偿电流波形仿真,获取二次电流波形数据;
第二仿真单元,针对补偿模型,对补偿模型中辅助铁芯的补偿绕组匝数进行调整,并进行电流波形仿真,获取不同匝数的对比波形数据;
第三仿真单元,针对补偿模型,调节补偿模型中补偿绕组的绕制方向,并进行电流波形仿真,确定绕制方向对补偿模型中主铁芯二次电流波形的影响数据;
匝数补偿单元,根据二次波形数据、对比波形数据及影响数据,确定补偿绕组匝数及绕制方向对补偿模型的优化效果,选择优化效果最优时的补偿绕组匝数及绕制方向,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匝数进行补偿。
可选的,第二仿真单元:对补偿模型中的辅助铁芯的厚度,及辅助铁芯与主铁芯的距离进行调整,确定辅助铁芯的厚度及辅助铁芯与主铁芯的距离对主铁芯二次电流波形的结构影响数据;
结构影响数据用于确定结构影响数据对优化效果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