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8178.2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联新航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杨毅宇 |
地址: | 10111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重量份30‑40份的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0‑20份的烷基磺酸苯酯加入到压力釜中,温度升高到70‑80℃,在200r/min~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分钟,混合后再加入50‑60份的苯甲醛和5‑10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升高温度90‑100℃,压力控制在为0.15‑0.2MPa,保温保压20‑30分钟,之后缓慢恢复至常压,温度降低至50‑60℃,缓慢滴加10‑15份的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滴加速度为5‑10ml/min,滴加的同时搅拌,得到渗透剂,渗透剂有效渗透至混凝土内部,形成的膜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能均匀地分布在硅酸盐材料的孔壁上,并且促进本发明以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和丙酸乙烯酯作为主要原料的防水剂沉淀结晶,生成的晶体与水泥水化形成的结晶体相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吸音隔音及防火不燃等特点,但轻质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高,表面自由能大,易因吸水而导致其强度和保温性能降低,抗冻融和耐久性能变差。尤其是表面吸水易造成混凝土干燥收缩率上升,与抹面砂浆结合力下降,进而导致墙体空鼓、发霉、开裂及大面积脱落等,防水层存在微孔表面易脱落老化的现象,出现局部吸水现象,导致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下降。对于防水剂自身的防水性能和与其配合的提高其分散度和与基体粘合强度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为了保证一种可以防水抗渗混凝土。
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重量份30-40份的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10-20份的烷基磺酸苯酯加入到压力釜中,温度升高到70-80℃,在200r/min~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分钟,混合后再加入50-60份的苯甲醛和5-10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升高温度90-100℃,压力控制在为0.15-0.2MPa,保温保压20-30分钟,之后缓慢恢复至常压,温度降低至50-60℃,缓慢滴加10-15份的三乙二醇二异辛酸酯,滴加速度为5-10ml/min,滴加的同时搅拌,得到渗透剂,
(2)称取重量份10-15份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5-7份丙酸乙烯酯,5-7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90-120份丙酮在50-60℃的水浴条件下以100-150r/min转速搅拌5-10min,得到防水剂,
(3)称取重量份硅酸盐水泥100份,硅灰10-30份,水铝英石10-15份,石灰5-10份,细骨料200-250份,粗骨料300-350份,铝粉5份,聚乙烯纤维5-8份,减水剂5-6份,加入搅拌机,搅拌5分钟,再加入30-40份水,搅拌均匀静置10-15分钟;
(4)将所述渗透剂5-10份和防水剂10-20份加入到步骤(3)搅拌机中,搅拌均匀静置,浇筑到模具中,待固化后,脱模养护14天。
作为优选限定,所述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作为优选限定,所述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沙,砂率为35%-40%。
作为优选限定,所述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为石子,粒径控制在5-20mm。
作为优选限定,所述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为高活性硅灰,其SiO2含量大于90%。
作为优选限定,所述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与防水剂的质量比为1:1.5-2。
作为优选限定,所述防水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温度控制在60℃,150r/min转速搅拌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联新航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联新航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