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7984.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2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祝宁;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未可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0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块状 移植 修整 导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在术前通过影像学资料获取受骨区的具体形态,并在虚拟软件中提取出受骨区表面的具体轮廓,将该受骨区表面的具体轮廓沿骨面外侧方向加厚至1~2mm的厚度并形成STL文件,然后用3D打印机直接用医用透明树脂材料将STL文件打印出来即可,该修整导板包括缺牙区需进行骨增量的颌骨表面特征、缺牙区需进行骨增量部分周围1~2cm距离的骨面表面特征和缺牙区邻近牙齿的表面特征。术中利用此导板可以指导骨块修整,通过将骨块放到导板上进行观察,从而指导术者对移植骨块特别是骨块与受区颌骨的贴合面进行修整,可减少实际受骨区的暴露时间和受骨区被污染的机会,更加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齿种植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
背景技术
牙齿缺失后的种植修复技术应用逐渐广泛,然而牙齿缺失常伴随着骨缺损,重度骨缺损重建是口腔种植的难点,对于较大的骨缺损,块状骨移植是公认的最有效、远期效果最确切的手术方式。块状骨移植包括取骨和植骨两个过程,植入的骨块与受骨区的良好贴合将有利于成骨效果,然而实际术中取下的骨块常常难以与受骨区完全贴合,两者之间通常存在较大的空隙,需要反复多次将取出的骨块放入受骨区进行比对、观察和磨改,此过程需要患者张口配合,但实际手术中,常因口内视野不佳、受骨区的骨床渗血等因素影响观察效果,且增加术区污染的风险及增加手术时间。
图1表示缺牙区骨量不足需行种植前块状骨植入的部分颌骨,图1中的虚线部分表示需要植骨的受骨区部分,因牙齿缺失伴随颌骨的改建和吸收,导致该缺牙区剩余的骨量不足以满足牙种植体植入的需求,因而需在种植体植入前先行骨增量手术。自体骨为骨增量的金标准,当拟种植位点的剩余骨厚度小于4mm时,为保证最终骨增量的效果,需行自体块状骨移植术。该手术需先根据受骨区即需要植入块状骨的位点处骨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骨位点,实施取骨手术,再将取下的骨块适当修整后植入到受骨区,此种植骨方式属于游离骨移植,为保证植入的骨块可以成活并实现理想的成骨效果,必须保证手术严格的无菌操作,且植入的骨块需尽可能有较多的面积与受骨区相接触,即植入的骨块与受骨区相贴合的表面即植入骨块的内表面应尽可能与受骨区的外表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这样才能保证植入骨块的成活。但在传统手术中,取下的骨块的内表面常常难以与受骨区的外表面做到良好贴合,术中缺少有效的参考办法,外科操作的技术敏感度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需要植入的骨块与受区贴合的内表面需要有一个最佳的表面形态特征,该形态特征可以通过虚拟设计软件中的“布尔运算”将计划取下的骨块与受骨区表面相减获得,实际术中可以使用骨磨除工具对骨块进行修整。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方法为医生直接将取下的骨块放到受骨区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的结果做出调改,但是,由于在患者口内观察,受观察角度影响及受骨区渗血的影响,直接观察的效果较差,无法清楚地看到游离移植骨块的内表面与受骨区的实际贴合情况,且反复将游离的骨块放到受骨区,增加了游离骨块及受骨区被污染的风险,增加了手术时间及术中患者的不适。在没有导板的情况下,需要医生反复将骨块放置到受骨区进行比对、修整,常因视野受限而影响医生术中的观察,且反复将骨块放入患者口内的受骨区表面存在污染的风险,增加了手术的感染风险。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骨块修整参考的导板,来辅助医生修整骨块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该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是在术前通过影像学资料获取受骨区的具体形态,并在虚拟软件中提取出受骨区表面的具体轮廓,将该受骨区表面的具体轮廓沿骨面外侧方向加厚至1~2mm的厚度并形成STL文件,然后通过3D打印机直接用医用透明树脂材料将STL文件打印出来即制得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所述自体块状骨移植骨块修整导板包括缺牙区需进行骨增量的颌骨表面特征、缺牙区需进行骨增量部分周围1~2cm距离的骨面表面特征和缺牙区邻近牙齿的表面特征。
作为优选,所述缺牙区邻近牙齿的表面特征为近中与远中两侧各两颗牙齿的表面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