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桅导轨直线度和平面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6956.4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春;蹤雪梅;何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G01B11/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韩春霞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直线 平面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钻桅导轨直线度和平面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采用钻桅导轨直线度和平面度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设于钻桅导轨上的发射机构和接收机构,所述发射机构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激光发射器,所述接收机构包括用于接收激光束的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上设有光敏元件;
发射机构与接收机构能够相互配合,所述激光发射器根据光敏元件坐标系位置,调整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的空间位姿,使激光束能够在所述激光接收器的光敏元件上的坐标系内形成光斑,当激光束垂直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该光斑为直径为6mm的圆,当激光束倾斜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该光斑为椭圆;在对钻桅导轨的直线度和平面度进行检测时,激光束投射到光敏元件坐标系上所形成的光斑的中心点反馈至主机,所形成的光斑的中心点在坐标系内的数据能够被获取,实现对钻桅导轨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检测;
所述发射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激光发射器转动的第一回转体;所述激光发射器与第一回转体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激光发射器的第一支撑座;所述发射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回转体固接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横板、与第一固定横板固接的第一固定竖板和设于第一固定横板下用于固定于钻桅导轨的第一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为磁力表座;所述接收机构还包括与第二回转体固接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第二固定横板、与第二固定横板固接的第二固定竖板;所述第二固定竖板上设有用于固定于钻桅导轨的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为磁铁;
所述接收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激光接收器转动的第二回转体;所述激光接收器与第二回转体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激光接收器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二支撑横板和与第二支撑横板固接的第二支撑竖板,所述第二支撑竖板用于固接激光接收器;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发射机构设于所述钻桅导轨的一端,使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束;
发射机构与接收机构相互配合,以使得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能够照射到激光接收器的光敏元件的坐标系内;
利用激光接收器接收多个相对于发射机构不同位置的激光束,对钻桅导轨的直线度和平面度进行检测;
检测前对检测装置进行校正,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激光发射器固定于钻桅导轨的一端,再将激光接收器置于激光发射器的靠近端,通过调整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使得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能够照射到光敏元件的坐标系原点上,然后,再将激光接收器置于激光发射器的远离端,再次调整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使得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能够再次照射到光敏元件的坐标系原点上;通过多次移动激光接收器,以调整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的空间位姿,最终使得激光发射器所投射的激光束,能够在激光发射器的靠近端和远离端的激光接收器的光敏元件上所形成的光斑都能照射到坐标系原点上;对激光束的空间位姿调整误差范围是以坐标系原点为中心、半径为0.25mm的圆,当激光发射器在其靠近端和远离端的激光接收器上投射的激光束形成的光斑都在该圆范围内时,对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的调整结束,此时,发射的激光束能够作为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检测基准;
检测钻桅导轨直线度时,先将发射机构固定到钻桅导轨的一端,然后将接收机构设置到相同钻桅导轨上靠近发射机构处,获取第一组数据后,移动接收机构于同一钻桅导轨的第二处,获取第二组数据,同样操作,在获取多组数据后,将接收机构移动至同一钻桅导轨上距离发射机构最远处的另一端,获取数据后,通过计算确定该钻桅导轨的直线度;
在检测钻桅导轨平面度时,校正结束后,将接收机构设置于与发射机构的同一钻桅导轨上靠近发射机构处不同点位上,获取多组数据后,将接收机构调整到另一钻桅导轨上离发射机构最近处;同样地,再在该钻桅导轨上移动接收机构,使得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束在激光接收器上的光敏元件上形成光斑,获取多组数据后,通过计算确定该钻桅导轨的平面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9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