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建筑防水保温外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6694.1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和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E04B1/66;F28D20/02;E04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防水 保温 外墙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建筑防水保温外墙结构,包括墙体机构、吸热机构、固定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安装在所述墙体机构的表面上,所述吸热机构和所述墙体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机构可对所述墙体机构和所述吸热机构进行安装或拆卸,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吸热机构的表面上。本发明,通过将墙体内设置吸热机构,能够将墙体外壁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进行循环利用,同时根据水箱内通过的水量调节阀体内流体通道的开度,使得热量使用更加合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建筑防水保温外墙结构。
背景技术
外墙结构与外界的直接进行接触,且外墙是市内接受阳光照射最多的最强的部位,且占有的面积最多,最为广泛,地形更是多种多样,而目前的外墙往往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阳光的直射会对外墙产生大量的热能,目前的外墙仅仅是对外墙的热量进行去除,不能够进行回收利用,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热量,循环使用,且固定牢固的一种新型建筑防水保温外墙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建筑防水保温外墙结构,包括墙体机构、吸热机构、固定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吸热机构安装在所述墙体机构的表面上,所述吸热机构和所述墙体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固定机构可对所述墙体机构和所述吸热机构进行安装或拆卸,所述清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吸热机构的表面上。
上述一种新型建筑防水保温外墙结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相变吸热板、导热板、吸热层、传热管、固定块、储热箱、真空泵、储热筒、蓄热器、翅片、缠绕储热管、保温隔热料、阀体、流体腔、压缩弹簧、切断杆、定位圈、阶梯密封圈、滑杆、水箱和浮盘;所述相变吸热板的侧壁与所述导热板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相变吸热板与所述导热板之间可以进行热量传输,所述吸热层的第一侧壁与所述导热板的第二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吸热层通过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相变吸热板进行热量传输,所述吸热层的第二侧壁与所述传热管的管壁接触且所述传热管可将所述相变吸热板、所述导热板和所述吸热层内的热量进行吸收而后进行输出,所述传热管通过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墙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传热管内部的介质为传热系数高的气体或传热系数高的液体,所述传热管的顶部为循环介质入口,底部为循环介质出口,所述循环介质入口与所述换热装置的流体出口连接且流体导通;所述储热箱为双层设置且为真空结构,所述储热箱的顶部固定安装与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端连接,且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端与所述储热箱的真空层流体导通,所述储热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储热箱的内部,所述蓄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储热筒的内部且所述蓄热器与所述储热筒流体导通,所述蓄热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翅片,且所述翅片与所述储热筒的内壁进行接触可进行热量传输,所述储热筒的流体入口端与所述缠绕储热管的流体出口端连接且流体导通,所述缠绕储热管的管壁与所述储热筒的外壁接触且可热量传输,所述缠绕储热管的流体入口穿过所述储热箱的内壁与所述传热管底部的循环介质出口接连且流体导通,所述储热箱的内部填充有保温隔热料;所述阀体的内部开设有所述流体腔,所述流体腔顶部的截面小于所述流体腔底部的截面,所述储热筒的流体出口端与所述阀体内部的流体腔的流体入口连接且流体导通,所述流体腔流体出口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且流体导通,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流体腔顶部截面内,且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切断杆固定连接,所述切断杆位于所述流体腔底部的截面内,所述切断杆形状呈梯形结构,且所述切断杆顶部的截面小于所述底部的截面,所述定位圈与所述阶梯密封圈分别安装在所述切断杆顶部的截面上,且所述定位圈与所述阶梯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流体腔底部的截面接触,所述切断杆的底部与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穿过所述阀体的底部位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水箱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浮盘固定连接,所述浮盘的底面高于所述水箱循环水的入口,外墙结构采用相变材料,再对阳光直射的热量进行吸收后,其表面并不产生热量,因此便不会对行人造成影响,通过将热量收集至储热箱的内部,便于使用,缠绕储热管内新进入的热量对储热筒以及蓄热器内部储存的热量进行持续保温,同时真空泵以及保温隔热料能够防止温度的散发,减小热损失,同时在进行换热时,为了保证换热效率的最大化,防止热能的浪费,通过阀体与水箱的配合,当水通过水箱时,浮盘带动切断杆向上进行位移,热量通过阀体的流体通道进入到换热器内,浮盘上升的位置决定阀体内通过热量,根据水箱内通过的水量调节阀体内流体通道的开度,使得热量使用更加合理化,通过将墙体内设置吸热机构,能够将墙体外壁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进行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和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和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