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后方车辆距离检测的汽车自动闭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6653.2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樊亚军;徐海彤;贺赵豫;任鹏远;丁峰;田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52 | 分类号: | B60Q1/52;B60Q5/00;B60R1/12;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后方 车辆 距离 检测 汽车 自动 闭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后方车辆距离检测的汽车自动闭锁装置。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驾驶习惯不好,停车时随意开车门而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后方车辆距离检测的汽车自动闭锁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汽车后视镜壳体,所述汽车后视镜壳体的底端与内部设有距离传感器的传感器壳体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正面开设有盲孔,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外壁与盲孔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盲孔的孔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镜,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汽车ECU电性连接,所述汽车ECU与汽车门门锁电性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汽车自带电源电性连接;传感器壳体底部固设有闪光蜂鸣器,闪光蜂鸣器分别与汽车ECU和汽车自带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后方车辆距离检测的汽车自动闭锁装置,是识别后方行人或车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开车出行,但是,部分驾驶员或乘客的习惯不好,在停车后很少观测后方是否有行人或来车,直接打开车门下车,这样导致发生许多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驾驶习惯不好,停车时随意开车门而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后方车辆距离检测的汽车自动闭锁装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后方车辆距离检测的汽车自动闭锁装置,包括汽车后视镜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视镜壳体的底端与内部设有距离传感器的传感器壳体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正面开设有盲孔,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外壁与盲孔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盲孔的孔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镜,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汽车ECU电性连接,所述汽车ECU与汽车门门锁电性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汽车自带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传感器壳体底部固设有闪光蜂鸣器,闪光蜂鸣器分别与汽车ECU和汽车自带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传感器壳体的上部设置有上壳盖,上壳盖上固设有带有螺纹的安装柱,安装柱与汽车后视镜壳体的底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盲孔为圆形孔,所述盲孔的内壁上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防护镜的材质为树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本发明通过距离传感器可以在驾驶员停车后检测后方来车或行人的距离,距离传感器能够将信号传递到ECU,ECU控制汽车车门锁锁住,方便提醒驾驶员或乘客后方是否有车辆或是行人,同时其可以提醒后方车辆或行人,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门下车;
2、本发明通过设有传感器壳体,对距离传感器起到防护作用,使用起来较为安全;
3、本发明通过安装柱,用于安装传感器壳体;
4、本发明通过安装柱将传感器壳体与汽车后视镜壳体连接,需要打开汽车后视镜壳体才能拆卸传感器,防止传感器被盗或者被破坏;
5、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实施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感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后视镜壳体;2、传感器壳体;3、距离传感器;4、盲孔;5、防护镜;6、汽车ECU;7、汽车门门锁;8、上壳盖;9、安装柱; 10、闪光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醒驾驶员和乘客在停车后注意后方行人或车辆,在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报警装置开始工作,发出蜂鸣声,以此来警示驾驶员或乘客注意后方车辆或行人,同时可以提醒后方行人或车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