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6266.9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朝勇;马强;韦永祥;李水龙;王士成;张红才;郑钰;苏柱金;毛国良;李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区域性 地震 预警系统 评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测评时间点;
获取所述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测评时间点下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得到每个评测时间点下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根据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以及预警烈度评价值得到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根据所述综合评测值对所述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包括: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
根据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得到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所述获取测评时间点包括:获取评测的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在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内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按照如下公式得到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其中,i为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序号,N为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的个数;
获取通过所述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以及实际编目震中位置,通过如下公式得到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
其中,lon1、lat1分别为地震预警定位位置的经度和纬度,lon2、lat2分别为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经度和纬度,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n=(20-L)×5,Slocn∈[-a,a]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w=(100-L),Slocw∈[-a,a],其中,a为常数;
预警定位评价值Sloc根据台网内地震和台网外地震的类型不同分别取值为Slocn和Slocw;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
Merror=|Meew-Mag|
其中,Meew为预警震级,Mag为实际编目震级;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Smag∈[-b,b],其中,b为常数;
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其中,表示第j个触发台站的烈度预测值,表示第j个台站的烈度实测值;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其中,c为常数,M为参与评测的台站总数;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Ai=Wi×(Sloc+Smag+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2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