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泡混凝土砌体结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6023.5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邸云菲;李孝雄;石振庆;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1/50 | 分类号: | B28B1/50;B28B13/02;B28B11/24;B28B11/1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张福敏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混凝土 结构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泡混凝土砌体结构制备方法,涉及建筑结构构件技术领域,包括括如下步骤:原料预处理;混合发泡;浇注料浆;成型养护以及砌块切割。本发明通过在侧板上设置成孔机构,避免直接向外拉出导致砌块出现内部塌陷,制得的气泡混凝土砌体结构的侧端存在斜向上的存积孔,当二次洒水养护时,水分得以在墙面上存留较长时间,干缩到适当程度后便可砌筑抹灰,避免了砂浆在失效的切块外出现裂缝等现象;通过在成型模腔中的成型仓内设置带有向下凸块状的顶盖板,当施工时的拉结钢筋未对应到砌块城建空隙处,只需将该处的两个相邻砌块反向垒砌,再将拉结钢筋无需折弯地置入凹槽中即可,提升墙体抗拉拔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泡混凝土砌体结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泡混凝土砌块的材料内部具有大量的气孔和微孔,具有轻质隔音、防火保温以及抗震耐久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并作为承重或非承重的结构材料和围护保温材料,已成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过程通常为:配料、发泡、浇注、养护以及切割等工艺流程制得。
但是,现有技术在浇注和养护的工艺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一、采用现有技术制得的气泡混凝土砌块在施工时,为防止干缩砌块吸收大量砂浆水分,需要向垒砌起的墙面上洒水进行二次养护,但是水分在竖直墙面上难以存留较长时间,上端附着于墙面上的水膜蒸发后无法锁住水分,导致砌筑抹灰后养护失效的砌块处经常出现裂缝、空鼓以及不粘结的现象;二、对于墙面高度较高的砌块施工环境中,为消除主体结构和墙体之间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拉缩裂缝,需要每砌筑1.5m时压埋两根拉结钢筋,现有技术是直接将拉结钢筋由砂浆固定于相邻的两层砌块之间,但是实际施工时,由于拉结钢筋预埋伸入墙体时砌块还未垒砌,而垒砌砌块前的底面清理时,会让砌块实际垒砌高度发生变化,使得拉结钢筋未对应到砌块层间空隙处,需对拉结钢筋进行一定程度的折弯再压入空隙高度,导致墙体抗拉拔能力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混凝土砌体结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气泡混凝土砌体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将水泥和掺和料以及各种外加剂,按适当计量加入搅拌机,均匀搅拌制成水泥浆;
S2:混合发泡:将适量发泡剂水溶液制成1mm左右的微细均匀泡沫,然后注入搅拌机内,让泡沫和水泥充分混合;
S3:浇注料浆:将搅拌充分的混凝土料浆用浇注泵注入成型模腔内;
S4:成型养护:由成孔机构在成型模腔内的料浆中生成斜向上开设的养护孔簇,同时对混凝土砌块的上端面限位成型,经恒温恒湿的条件养护2-3天,脱模后再自然养护7-10天;
S5:砌块切割:胚体需经过一定时间的静停,常温下为2-8h,具有一定的强度后切割制成所需结构体积的气泡混凝土砌块。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腔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板、封浆板以及挡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均布的斜孔,侧板的上端铰接有顶盖板,所述封浆板有两个,且其中一侧的封浆板上开设有导向开口,所述挡板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与开设导向开口的封浆板之间设置调节仓,与另一侧的封浆板之间设置成型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压弯组装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