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5712.4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妍;董文洋;刘宁;刘一;田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预应力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钢丝和桥梁准备;步骤S2:组装钢丝预应力张拉锚固装置;步骤S3:安装钢丝及预应力张拉;步骤S4:利用两个锚具中的桥梁夹持部将步骤S3中张拉后的钢丝安装到桥梁上;步骤S5:拆下双头连接螺栓,然后再拆下固定传力架和移动传力架,以备下次使用,至此桥梁加固工作完成。本发明的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其先通过千斤顶对钢丝进行张拉,之后将呈预应力状态的钢丝安装到桥梁上,从而可避免现有梁的两端往往存在着柱子或其他桥梁,致使在实际工程中梁的两端布置千斤顶的空间较小,应用起来较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应用中桥梁加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加固,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使构件乃至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以满足新的要求。也就是要针对桥梁所发生的不能满足继续使用的状况进行处理。加固的原因有桥梁耐久性差和年久老化、设计失当或施工质量差等。通过桥梁加固后,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用少量的资金投入,使桥梁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还可以缓和桥梁投资的集中性,预防和避免桥梁坍塌造成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在传统的预应力加固方法中,大多是直接在桥梁上进行加固,例如直接在梁的表面开槽,然后选用结构胶将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Polymer/Plastic)筋粘接在梁的保护层中,最后在梁的两端通过千斤顶对CFRP筋进行张拉锚固,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受弯刚度,从而起到了桥梁加固、提高强度的作用。
但是,实际工程中梁的两端往往存在着柱子或其他构件,致使在实际工程中梁的两端布置千斤顶的空间较小,该方法应用起来较困难。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对需加固梁的两端存在柱子或其他构件,在梁的两端对筋进行张拉锚固难以实现的问题的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对需加固梁的两端存在柱子或其他构件,在梁的两端对筋进行张拉锚固难以实现的问题的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钢丝和桥梁准备:使用钢丝钳将钢丝剪切至需要的长度,并打磨除锈,备用,在桥梁底端面上根据预定位置预埋连接锚栓;
步骤S2:组装钢丝预应力张拉锚固装置:首先,将固定传力架一侧上的横向连接螺杆穿设在移动传力架上相应的穿设孔中,然后,将横向连接螺栓穿设在锚具上的第一连接孔和相应传力架上的第二连接孔中,以将两个锚具分别固定在固定传力架另一侧和移动传力架另一侧,最后,将两个千斤顶抵接在固定传力架和移动传力架之间;
步骤S3:安装钢丝及预应力张拉:将步骤S1中的钢丝横向贯穿固定传力架和移动传力架,并使用两个锚具中的钢丝夹持部分别夹紧固定钢丝的两端,之后,使用两个千斤顶对钢丝进行预应力张拉,使钢丝达到预定的应力之后,将双头连接螺栓抵接在固定传力架和移动传力架之间,并且使双头连接螺栓位于两个千斤顶之间,然后拆下两个千斤顶;
步骤S4:利用两个锚具中的桥梁夹持部将步骤S3中张拉后的钢丝安装到桥梁上;
步骤S5:拆下双头连接螺栓,然后再拆下固定传力架和移动传力架,以备下次使用,至此桥梁加固工作完成。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桥梁预应力加固方法,其先通过千斤顶对钢丝进行张拉,之后将呈预应力状态的钢丝安装到桥梁上,从而可避免现有梁的两端往往存在着柱子或其他桥梁,致使在实际工程中梁的两端布置千斤顶的空间较小,应用起来较困难,操作不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