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5695.4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雅红;沈宏燕;温介甫;刘志强;张楠;钱雪锋;贺祥;董文利;张雅荣;索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草草种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种子 发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2)磨皮;(3)消毒清洗;(4)浸种;(5)培养。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利用高锰酸钾和硝酸钾处理,并经过预冷之后,能打破细叶地肤草种子的休眠,使细叶地肤草种子的发芽率从原来的20‑40%提高到85%以上;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经济、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这种技术可解决细叶地肤草种子萌发率低、萌发时间较长的问题,对细叶地肤草种子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细叶地肤草是一种在田野、荒地中广泛生长的植物,由于其极耐热,耐干旱,自播力强,适应性强,对土壤选择不严,随处均可栽种的特性;及其适于在荒地中种植,在防止荒漠沙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采用播种的方式繁殖细叶地肤草时,存在以下问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种皮极易出现腐烂的问题,进而导致细叶地肤草种子的发芽率较低,一般在20%-40%,这严重的限制了细叶地肤草的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便于操作,陈本低廉,极大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率的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其依次包括有如下步骤:(1)选种;(2)磨皮;(3)消毒清洗;(4)浸种;(5)培养;
其中:
步骤(1)选种:选择发育正常、充分成熟的细叶地肤草种粒,去除异类种粒、碎屑、尘土等杂质,得到待处理种子;
步骤(2)磨皮:将步骤(1)中的待处理种子种粒采用120-200目砂纸进行摩擦,摩擦2-4min,挑选出果皮全部脱落的种子,得到脱皮种子;
步骤(3)消毒清洗:将步骤(2)中的脱皮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10min;接着将种子从高锰酸钾溶液中捞出,并用蒸馏水冲洗3-5次,得到消毒种子;
步骤(4)浸种:将步骤(3)中的消毒种子与质量浓度为0.005%-0.02%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并在温度为1-10℃的环境中预冷12-48h,然后将种子从硝酸钾溶液中捞出,并用蒸馏水冲洗2-3次,得到浸泡种子;
步骤(5)培养:将步骤(4)中的浸泡种子均匀的散入垫有2-5层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接着将培养皿放到温度为20℃-30℃、湿度为40-60%的环境中光照12-16小时,黑暗8-12小时交替进行催芽。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将待处理种子种粒在两张相对的砂纸内进行摩擦。
进一步的,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冲洗脱皮种子:将步骤(2)中的脱皮种子采用蒸馏水进行1-2次的冲洗。
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的培养皿中的相邻种子之间的间距为3-5mm。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利用高锰酸钾和硝酸钾处理,并经过预冷之后,能打破细叶地肤草种子的休眠,使细叶地肤草种子的发芽率从原来的20-40%提高到85%以上;本发明所述方法简单、经济、不受季节、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这种技术可解决细叶地肤草种子萌发率低、萌发时间较长的问题,对细叶地肤草种子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促进细叶地肤草种子发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种:选择发育正常、充分成熟的细叶地肤草种粒,去除异类种粒、碎屑、尘土等杂质,得到待处理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草草种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草草种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