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3D打印的Al-Li-Cu-Mg系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5417.9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苏勇君;张娜;唐迎春;李正平;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21/16 | 分类号: | C22C21/16;C22C21/18;C22F1/02;C22F1/057;C21D9/52;B22F3/20;B21C37/04;B33Y70/00 |
代理公司: | 丽水布锐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5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打印 al li cu mg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的Al‑Li‑Cu‑Mg系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S1混粉:Li 0.45‑0.95%、Cu 2‑6%、Mg 0.65‑1.15%、Mn 0.1‑0.55%、Zn 0.15‑0.65%;Ti 0.05‑0.25%、Zr0.1‑1.2%、杂质≤0.25%,余量为Al;S2制备预制块:将均匀混合好的粉末通过模压制成预制块;S3挤压:在真空环境下对预制块进行加热,将预制块移入挤压装置中,制备铝合金棒材;S4拉拔:将挤压后的铝合金棒材拉拔成直径为0.1‑0.6mm的丝材。为消除拉拔变形加工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道次累积变形量达到50‑70%时,真空退火一次;S5超声波清洗:通过超声波清洗,获得Al‑Li‑Cu‑Mg系铝合金丝材。本发明采用粉末法制备预制块,可以获得材料成分控制精确、组织结构比较均匀的铝合金;此外添加Zr元素可以细化晶粒,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丝材,有利于3D打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的Al-Li-Cu-Mg系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适用于打印航空航天领域高强度要求的制件。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以及优良的导电性和抗蚀性,因而被广泛用于汽车、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Al-Li-Cu-Mg系铝合金综合性能好,具有全面替代传统航空航天用铝合金的趋势。
金属3D打印技术作为整个3D打印体系中最为前沿和最有潜力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金属3D打印可分为送粉/铺粉和送丝两种工艺方式,其中基于金属粉末的3D打印技术成形精度高,适合加工形状复杂的小型构件,但是材料利用率低,且粉末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金属丝材3D打印效率高,打印零件尺寸大,设备便宜,为3D打印领域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3D打印的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通过混粉、挤压、拉拔制备适合于金属3D打印的丝材,为金属3D打印高效率、大尺寸、低成本提供了可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金属3D打印的铝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7]S1.混粉:金属粉末按以下重量百分数含量进行称取后进行混合:Li 0.45-0.95%、Cu 2-6%、Mg 0.65-1.15%、Mn 0.1-0.55%、Zn 0.15-0.65%;Ti 0.05-0.25%、Zr0.1-1.2%、杂质≤0.25%,余量为Al;
S2.制备预制块:将均匀混合好的粉末通过模压制成预制块;
S3.挤压:对预制块进行加热,升温速率为50-200℃/min,直至预制块温度升至480-520℃,并在选定的温度下保温5-30min后,将预制块移入挤压装置中,在一定的压强及挤压比下进行挤压,制备5-8mm铝合金棒材;
S4.拉拔:将挤压后的铝合金棒材拉拔成直径为0.1-0.6mm的丝材。为消除拉拔变形加工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道次累积变形量达到50-70%时,真空退火一次,真空退火温度为320-400℃,退火时间为15-30min;
S5.超声波清洗:通过超声波清洗,获得Al-Li-Cu-Mg系铝合金丝材。
本发明中,S1中所述的粉末,其粒径分别为:Al 35-55μm;Li 55-100μm、Cu 10-30μm、Mg 15-35μm、Mn 35-55μm、Zn 1-15μm;Ti 45-75μm、Zr 15-35μm;
本发明中,S2中所述的通过模压制备预制块,压强在50-150MPa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学院,未经丽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