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养殖长江江豚的水质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5227.7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寇章兵;郝玉江;郑劲松;王超群;邓正宇;疏贵林;王克雄;王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A01K63/04;A01K63/06;C02F1/78;C02F1/76;C02F1/5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养殖 长江 江豚 水质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养殖长江江豚的水质调控方法。首先建立由循环水泵、过滤砂缸、臭氧发生器、消毒剂添加系统和淡水蛋白分离器设备组成的维生系统,之后通过维生系统建立人工饲养池的水循环,通过收集人工饲养池饲养长江江豚的水质标准,确定水质标准的目标参数值及各项参数运行波动范围;根据监测设备监测的实际水质参数,科学利用这些设备添加消毒剂、絮凝剂相互配合达到调节和控制人工养殖长江江豚生活水体水质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对水质的调整使得人工饲养池内水体完全达到养殖长江江豚的标准,水质可控并且相对稳定,可有效避免水质调整过程中消毒剂添加等各种人为操作对长江江豚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领域,涉及一种哺乳动物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养殖长江江豚的水质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是我国长江中仅有的小型齿鲸类动物,由于受到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衰退严重,目前种群仅余1000头左右,已被IUCN列为极度濒危等级。长江江豚作为长江旗舰生物,其种群数量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表现。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开展人工饲养与繁殖研究是保护长江江豚的三大策略,目前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拯救该物种并实现长江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正式颁布实施的《长江保护法》明确提到,鼓励有条件的水族馆开展人工养殖长江江豚实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是目前国内唯一成功饲养并繁殖二代长江江豚的单位,经过20多年的人工饲养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人工养殖长江江豚维生系统及水质调控方法,为今后水族馆开展长江江豚养殖实验提供了重要方法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长江江豚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工养殖长江江豚的水质调控方法,保障长江江豚人工养殖的顺利开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工养殖长江江豚的水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维生系统,所述维生系统包括第一混合器、循环水泵、过滤砂缸、第二混合器、臭氧发生器、消毒剂添加系统和淡水蛋白分离器。人工饲养池的出口汇集接入第一混合器,循环水泵的入口与第一混合器的各出口相连,循环水泵的出口接过滤砂缸的入口,所有过滤砂缸的出口汇集到第二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的出口分三个支路,其中,第一支路上设有二氧化氯添加系统和絮凝剂添加系统,第二支路上设有臭氧发生器和蛋白分离器,第三支路上设有对循环水降温的水体降温设备;三个支路最后汇集到与人工饲养池的进水口相连的回水管;
步骤3、通过收集人工饲养池用于饲养长江江豚的水质检测的各项指标,确定水质标准的目标参数值及各项参数的运行波动范围;
步骤4、定期对人工饲养池的水质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的实际水质和所需的水质标准差距,调整加药系统的加药量和加药类型,调整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和蛋白分离器的功率,使得人工饲养池的水质保持在水质标准的各项参数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有多个,根据实际总水量,每2小时循环一次为宜,每个循环水泵的出口配一个过滤砂缸,在维生系统的水循环过程中,通过切换循环水泵,每天轮流反洗一个过滤砂缸,有效保证滤砂缸的过滤面上生物膜周期性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氯消毒剂为粉Ⅱ型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注入方式为将粉Ⅱ型二氧化氯的A剂和B剂配置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2~0.1.2%的消毒液母液稀释液,通过计量泵将消毒液母液稀释液稀释后加压注入第一支路中。
进一步地,每隔1.5-3小时检测一次人工饲养池池水的二氧化氯残留含量,当检测结果低于0.2mg/L或者超过0.3mg/L时,通过计量泵调整增减消毒液母液稀释液的注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