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压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75143.3 | 申请日: | 202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欧朱建;曹岑;缪晓卫;袁健华;曹越;刘王春;徐晓轶;毛艳芳;范添翼;黄冬冬;吴夕楠;王孟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单相 断线 故障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结合中压开关智能终端配置情况及低压线路配变智能终端配置情况,配电自动化主站对中压配电线路进行简化建模;步骤2:对建模后的中压配电线路按照诊断可行性及准确率进行分类,分为:不可诊断线路段、低准确率诊断线路段、高准确率诊断线路段;步骤3:建立单相断线故障诊断规则集,将中、低压线路智能终端量测数据的特征与判断规则集相匹配,并进一步定位中压配电线路的断线位置。本发明公可快速、准确地诊断中压配电线路断线故障位置;本发明解决了原有判断方法数据来源单一、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并可将中压配电线路分段情况进一步细化,进一步缩小断线故障的判断区域,提高故障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故障诊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断线故障是配电网常见故障之一。配电线路发生断线故障后,将造成部分用户直接失电,且断线接地可能引发触电事故,同时长时间断线运行产生的不对称电压将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及时诊断断线位置并处理故障成为电力企业的迫切需求。当前,由于电力企业主站系统仅关注变电所出线开关处的量测数据,因此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当且仅当断线位置处电源侧断线接地时造成接地电流后,主站系统才能发现线路故障;2)仅通过变电所出线开关处的量测数据,很难对断线位置进行定位。基于上述问题,当前电力企业依旧靠用户投诉的方式发现断线故障,且通过人工巡线的方式查找故障位置,故障诊断及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旨在通过配置在中压线路上的中压智能终端以及配置在配变低压侧的配变智能终端,快速、准确地诊断中压配电线路断线故障位置。
本发明的思想为:在线路已有中压智能终端的基础上,通过配置在配变低压侧的智能终端(TTU),构成中压智能终端+低压配变智能终端的新型自动化结构。低压配变终端可直接感知用户低压侧的电压电流情况,为配电网断线故障诊断提供新的可能,且由于配变智能终端具备故障主动上传功能,可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的时效性。
由于针对中压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断线故障且电源侧接地的工况已有大量研究,而针对发生单相断线故障且电源侧不接地的工况研究较少,因此,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为针对中压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断线故障且电源侧不接地的工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诊断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结合中压开关智能终端配置情况及低压线路配变智能终端配置情况,配电自动化主站对中压配电线路进行简化建模;
步骤2:对建模后的中压配电线路按照诊断可行性及准确率进行分类,分为:不可诊断线路段、低准确率诊断线路段、高准确率诊断线路段;
步骤3:建立单相断线故障诊断规则集,将中、低压线路智能终端量测数据的特征与判断规则集相匹配,并进一步定位中压配电线路的断线位置。
所述步骤1具体操作过程为:
步骤1.1:从电力企业图模一体化维护工具系统中获取中压配电网的单线图拓扑;
步骤1.2:对获取的中压配电网单线图拓扑进行简化,简化原则为:对于架空线路,将未连接电源、开关、配变以及分支线的杆塔进行忽略;对于电缆线路,将对接箱进行忽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