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口鱼的苗种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4632.7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善坚;刘芳玲;沈铭浩;郑荣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口鱼 苗种 培育 方法 | ||
1.马口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池塘准备及消毒:
设定长宽比3.5~4:1的狭长型池塘,池深1.2~1.5m,池底淤泥厚度10~20cm;池塘经曝晒至塘底淤泥层开裂后,按照50~60kg/亩的用量,将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2)、肥水:
生石灰消毒处理15~22天后,池内加水,直至水位比池深低0.2~0.3m,再加入加料发酵有机粪肥均匀搅拌形成肥水,加料发酵有机粪肥的用量为100~150kg/亩;
肥水对池塘浸泡处理时间为3~7天,在肥水对池塘浸泡处理的最后一天,对肥水进行调节处理,得处理后肥水;
加料发酵有机粪肥为在发酵有机粪肥中加入占发酵有机粪肥1%EM菌混合后所得;
所述步骤2)的调节处理为:向池塘内的肥水中加入黄芪液和应激素;所述应激素为复方刺五加颗粒;每亩池塘配用1~2kg黄芪制备所得的黄芪液,每亩池塘配用100±10g应激素;
3)、鱼苗放养:
向步骤2)所得的处理后肥水放入马口鱼的鱼苗,每亩放养水花鱼苗30~60万尾;放养时的水温22~30℃;
4)、培育管理:
①、投饲管理:
在蛋白含量45%的开口料中,加入占开口料重量1%的EM菌和占开口料重量0.2%的黄芪多糖,得加料开口料;
在蛋白含量40%的浮性料中,加入占浮性料重量1%的EM菌和占浮性料重量0.2%的黄芪多糖,得加料浮性料;
鱼苗被放养的第1~第6天,豆浆投放量为10~20kg/亩.天;
第7天起,投喂加料开口料,投喂量为10~20g/万尾.天;
待池塘内≥80%的马口鱼鱼苗体长达到≥2cm时,投喂加料浮性料,投喂量为20~30g/万尾.天;
直至池塘内≥99%的马口鱼鱼苗体长为≥3cm时,结束培育;得马口鱼寸片鱼种;
②、水质管理:
在整个培育过程中,需保持池塘水透明度20~30cm;溶解氧≥4mg/L;
当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时,向池塘内增加加料发酵有机粪肥,从而使得池塘水的透明度恢复至20~30cm;
当水体透明度低于20cm,可采用以下任一方式:
方式一、泼洒EM菌,从而使得光照12小时后池塘水透明度恢复至20~30cm;
方式二、采用换水的方式使得池塘水透明度恢复至20~30cm;换水时,进水管口用80目滤网过滤,同时将进水管伸入水下,防止马口鱼跳水;
5)、出池:
对步骤4)所得的马口鱼寸片鱼种进行拉网,拉网前2h将维生素C溶于水后,全池泼洒,维生素C的用量为100±10g/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口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
投喂豆浆时,沿池塘四周泼洒豆浆;
加料开口料和加料浮性料投喂时,需沿池塘四周均匀撒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口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
投喂加料开口料和投喂加料浮性料时,均为在每日的5﹕30-6﹕00、11﹕30-12﹕00、18﹕00-18﹕30按3﹕3﹕4比例分3次投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马口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
步骤2)的进水以及方式二换水所对应的进水时,均用80目双层筛网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口鱼的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是:
狭长型池塘的面积1~3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6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