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机动车排放诊断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479.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邦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18 | 分类号: | G01N21/3518;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马尚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机动车 排放 诊断仪 | ||
一种智能化机动车排放诊断仪,包括:主控单元、高性能红外光学平台、触摸屏单元、检测上位机、电源模块等部件。主控单元对来自高性能红外光学平台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解析,传送到触摸屏单元进行显示,接收检测上位机下发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高性能红外光学平台通过RS232与主控单元进行数据及指令交互,采集测量CO、HC、CO2、NO、O2的五种气体浓度;触摸屏单元通过RS232与主控单元连接,显示主控单元处理过的尾气分析数据并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指令。本发明诊断仪内置操作系统与检测软件,实现检测系统与光学平台的内置连接,无需额外购买工控机电脑、串口服务器及其他所需的线缆等多余设备,大大节省M站的部署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排放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机动车排放诊断仪。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排放检验与强制维护制度(I/M制度)的全面建立与实施,M站对汽车排放分析仪的安装需求逐渐增多,而常规M站技术解决方案具备以下特点:
1.需购买市面上常规汽车排放分析仪,PC机,串口服务器等多款设备,成本较高;
2.常规汽车排放分析仪的通讯方式采用RS232串口与PC机通讯,需要大量布线满足检测功能要求,同时串口连接方式传输距离短,稳定性差,加之M站工作环境复杂,人员走动较多,存在误触连接线,造成检测中断,设备频繁连接失败等现象,影响检测结果与效率;
3.常规汽车分析仪的设计仅仅是作为设备端对尾气进行成分分析,而尾气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国标要求执行,M站维修人员对此理解不深,会影响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说多数尾气分析仪设备商仅仅具备生产汽车分析仪的能力,而对国标理解存在一定认知偏差,造成检测过程不规范。同时,设备经销商需整合设备商和检测软件开发商组装形成M站技术方案,存在协议不兼容,技术不匹配,检测结果有偏差等隐患,对推进I/M制度形成一定阻碍。
4.升级维护难度大。常规检测软件开发上都是将程序部署在局端,采取单机升级的方式维护检测软件的更新,效率低,人员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M站尾气分析治理方案存在购买及维护成本高,设备连接不稳定,业务拼接专业性差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机动车排放诊断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化机动车排放诊断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高性能红外光学平台、触摸屏单元、检测上位机、电源模块、油温传感器、转速计、烟度计;
所述主控单元对来自高性能红外光学平台的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解析,传送到触摸屏单元进行显示,或者按照触摸屏单元的控制进行相应操作,接收检测上位机下发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高性能红外光学平台通过RS232与主控单元进行数据及指令交互,采集测量CO、HC、CO2、NO、O2的五种气体浓度;
所述触摸屏单元通过RS232与主控单元连接,显示主控单元处理过的尾气分析数据并接收来自操作人员的指令;
所述检测上位机根据数据协议发送相应指令给外部设备,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数据,根据协议解析数据,对解析之后的数据进行判断和显示;
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冷压端子与主控单元、电磁阀、气压泵连接提供电压驱动;
所述油温传感器通过隔离RS485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过MUDBUS RTU协议与主控单元通讯;
所述转速计通过隔离RS232与外部设备连接,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邦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未经深邦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