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灰岩中牙形类分离的酸溶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3514.4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程成;陈嘉仪;单子安;王洪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许洁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岩中牙形类 分离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岩中牙形类分离的酸溶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正方形尼龙网、十字支架、尼龙线、木棒和塑料水桶。本发明通过牵动尼龙线使样品能够轻易从酸溶液中取出和在酸溶液中进行简单的涮洗,从而消除灰岩与酸之间的“屏障”。本发明通过支撑装置使得样品与桶底分离,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酸不溶物的数量来决定什么时候换酸/洗样。本发明由于样品与酸不溶物能够及时分离,桶底的酸不溶物相对较少,可以倒出更多浓度下降的酸液,使新换的酸浓度更高。本发明由于样品与酸不溶物能够及时分离,洗样时只需清洗酸不溶物,大大减少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领域,灰岩中牙形类的分离主要采用酸溶法,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灰岩中牙形类分离的酸溶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地质学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为了研究这些岩石及其所蕴含的地球演化信息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确定它们的形成时代。三大岩中沉积岩的分布最广,是研究各种地质事件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存储着重要的能源与矿产。为了确定它们的形成时代需要借助沉积岩中保存着的标准化石。其中,牙形类是确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形成时代的最重要标准化石之一。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在分离牙形类化石时,采用的方法不同。对于灰岩来说,由于牙形类不溶于醋酸而灰岩易溶于醋酸,所以一般用(醋酸)酸溶法来分离其中的牙形类。传统的方法是将灰岩破碎为核桃大小的碎块,放在塑料桶中,再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醋酸进行酸溶,最后从酸不溶物中分离牙形类。然而,这样操作往往会带来两个不太好的结果:一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酸不溶物(包括牙形类)会在灰岩与酸之间形成一个“屏障”而减慢酸溶的速度,导致实验过程被大大拉长;二是每次洗样的时候比较麻烦,需要把桶里所有的样渣都倒出来清洗,增加洗样的工作量。为了解决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提出了一种改进装置来提高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灰岩中牙形类分离的酸溶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一种灰岩中牙形类分离的酸溶装置,包括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正方形尼龙网、十字支架、尼龙线、木棒和塑料水桶;
所述的塑料水桶的顶部放置有木棒,所述的塑料水桶的内部放置有正方形尼龙网,所述的正方形尼龙网的4个角用尼龙线扎紧,并伸出一段长为150mm;并将尼龙线固定在木棒上;
将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用尼龙线固定在正方形尼龙网的中部,所述的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的底部设有十字支架,所述的十字支架由两个中间有缺口的塑料板相互交叉构成。
作为优化:所述的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的孔径大小为5mm,孔间距为10mm。
作为优化:所述的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的直径为200mm,厚度为20mm。
作为优化:所述的正方形尼龙网的网孔的大小为5mm。
作为优化:所述的正方形尼龙网的边长为600mm。
作为优化:所述的塑料板的长、宽、高分别为200mm、15mm、50mm。
作为优化:所述的木棒的直径为15mm,长为300mm。
作为优化:所述的塑料水桶底部直径为250mm,深度为300mm。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岩中牙形类分离的酸溶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溶装置的应用过程如下:
前期准备:1)将野外采集回来的灰岩样品进行清洗并晾干;2)将洗净晾干的样品破碎成直径3cm的碎块;3)配置体积浓度为10%的醋酸溶液;
装置安装:1)将灰岩碎块置于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上;2)将正方形尼龙网的4个角用尼龙线扎紧,并伸出一段固定在木棒上;3)将带孔的圆形塑料载物板放在塑料水桶内的十字支架上,木棒横在塑料水桶的上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3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