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526.5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贾旺;康鹏;原林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95 | 分类号: | C12N5/095;C12Q1/02;A01K67/027;A61K49/00;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腺 激素 垂体 腺瘤 干细胞 细胞系 构建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前期探索及优化培养条件,成功建立了来源于人的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稳定的生物学特性、高体外成球能力、干细胞特性,可稳定多次传代,对其进行分化可产生分化后的肿瘤细胞,并且可持续自我更新,为针对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的基础科研、药物的研发与筛选、耐药机理的研究、以及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实验材料,为临床上进一步提高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s)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Wu S,Gu Y,Huang Y,Wong TC,Ding H,Liu T, Zhang Y,Zhang X.Novel Biomarkers for Non-functioning 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wereIdentified by Using Analysis of microRNAs Expression Profile[J]. BiochemGenet.2017,55(3):253-267.),手术切除是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方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肿瘤的全切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和保证。然而,临床上约有25%-55%的垂体腺瘤病例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特征,即易包裹颈内动脉、视神经等重要结构,侵入海绵窦,甚至突破鞍底侵入蝶窦、鼻腔及鼻咽部,给手术造成极大困难,也无法达到全切程度。因此,虽然绝大多数垂体腺瘤为良性病变,但却能够长期困扰患者。
根据肿瘤是否具有分泌功能,垂体腺瘤可分为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和有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垂体腺瘤的30%,可不改变激素分泌水平,主要临床表现为肿瘤的占位效应,如压迫视神经造成视力视野改变等,有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垂体腺瘤的70%,主要包括:泌乳素型垂体腺瘤(PRL)、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腺瘤(ACTH)、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腺瘤(TSH)、性腺激素型(卵泡刺激素型,FSH型)垂体腺瘤。本发明人通过前期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外周血无激素改变的垂体腺瘤患者中,术后病理为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患者占一定的比例,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静默型,即病理染色FSH及转录因子SF-1阳性。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肿瘤生长的微环境下,干细胞可进行自我更新并分化为肿瘤细胞。随着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为建立合适的、贴近于真实病例的肿瘤模型及研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相对于生长激素型、无功能型和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为一种相对少见的亚型,目前临床上和基础研究中对这一类型的垂体腺瘤认识不足,未见特殊药物对其进行精准治疗,而针对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的应用基础研究中缺乏较为成熟的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肿瘤干细胞系。本发明针对目前本领域存在的这一问题,通过前期探索及优化培养条件,成功建立了来源于人的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对其进行分化可产生分化后的肿瘤细胞,并且可持续自我更新,为下一步探索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方法支持。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关于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肿瘤干细胞系的空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通过该方法构建得到的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为针对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的基础科研、药物的研发与筛选、耐药机理的研究、以及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实验材料,为探索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实验方法支持,并且为临床上进一步提高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源性腺激素型垂体腺瘤干细胞细胞系,其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