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2242.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秦春节;屠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75;B01D53/56;B01D53/48;B01D50/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宋飞燕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一体化 烟气 净化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设备,包括燃烧加热机构、脱硝机构、脱硫机构以及燃气储存罐,脱硝机构、脱硫机构以及燃气储存罐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机构,燃烧加热机构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脱硝机构连通,燃烧加热机构上方通过输气管与燃气储存罐连通,脱硝机构通过第二连通管与脱硫机构连通。本发明通过利用简单结构的机械零件的组合,实现气体脱硫脱销的净化处理,本装置体积小,制造简单、操作简单,同时制造成本低,同时利用过滤结构内设置的过滤板以及喷淋处理,实现对气体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有效降低了气体排放的污染度,保护空气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净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汽、SO2、N2、O2、CO、CO2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因此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是多种毒物的复合污染,烟尘对人体的危害性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多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尤其以1-2.5微米的飘尘危害性最大;
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取决于污染物质的组成、浓度、持续时间及作用部位,另一方面取决于人体的敏感性,烟气浓度高是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咳嗽、咽痛、胸闷气喘、头痛、眼睛刺痛等,严重者可死亡,最常见的是慢性中毒,引起刺激呼吸道粘膜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1957年日本的四日市哮喘既是烟气慢性毒害的典型例子,另外烟气尚含有苯丙芘等强烈致癌物质,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说明汽车废气中各种有害成分对人类及其它哺乳动物健康危害的综合作用,多借助个别成分的毒性作用来评价其危害,一氧化碳主要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之丧失携氧功能,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氮氧化合物吸入后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肺炎,碳氧化合物主要是一些多环芳烃,除具有致癌作用外,尚可刺激皮肤、粘膜,尤其是与氮氧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刺激性更强,重者可危及生命,此外汽车废气中含有铅,可导致慢性铅中毒,要预防其污染可通过以下途径:改革燃料,推广无铅汽油以及寻找石油代用品等;改进汽车发动机构造,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同时应加强城市街道环境的监测;
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烟气产生,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包含有硫和硝这两种有害物质,就要对这两种有害气体进行消除净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目前已知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PAFP、ACFP、软锰矿法、电子束氨法、脉冲电晕法、石膏湿法、催化氧化法、微生物降解法等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CN108176204A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该净化系统包括脱硫脱硝剂计量给料系统,循环流化床,喷淋供水设备,气固分离设备及排放设备,脱硫脱硝剂计量给料系统与循环流化床连接,所述循环流化床上设有烟气通入口,循环流化床内设有喷淋头,循环流化床的出气端与气固分离设备连接,气固分离设备的出气端与排放设备连接,该净化系统通过同一循环流化床对烟气同时进行脱硫脱硝,降低了烟气脱硫脱硝成本;该净化方法针对燃煤烟气和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温度低的特点,采用钙基吸收剂和碳酸氢钠作为脱硫脱硝剂对烟气同时进行脱硫脱硝,经净化后的烟气满足排放相关标准,副产物具有一定经济效益;但此净化设备体积较大,制造困难,成本较高。
因此,亟需对烟气净化设备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净化设备,通过利用简单结构的机械零件的组合,实现气体脱硫脱销的净化处理,本装置体积小,制造简单、操作简单,同时制造成本低,同时利用过滤结构内设置的过滤板以及喷淋处理,实现对气体进一步的净化处理,有效降低了气体排放的污染度,保护空气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反射AR高透过率涂料
- 下一篇:一种螺旋可收缩管型单腔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