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制作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994.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冠华;李文皓;张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79;H01F41/08;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式大磁矩 方形 线圈 制作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方形框架(2)叠加连接形成的大磁矩绕线框架(8),所述方形框架(2)的周向表面设置有用于进行绕线的凹槽(9),所述凹槽(9)的侧壁上分布有用于进行多个方形框架(2)叠加连接形成大磁矩绕线框架(8)的螺纹装配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2)包括四个用于形成所述凹槽(9)的单边支撑架(1),四个所述单边支撑架(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方形框架(2),所述方形框架(2)的拐角处设置有固定相邻两个所述单边支撑架(1)的角连接件(3),所述单边支撑架(1)和所述角连接件(3)的表面设置用于连接所述单边支撑架(1)和所述角连接件(3)的螺纹装配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边支撑架(1)包括主板体(11),所述主板体(11)的两侧设置有护边板(12),且相邻两个所述单边支撑架(1)的护边板(12)的端部相互配合成直角边(13),且所述角连接件(3)和所述直角边(13)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2)的一侧通过螺纹装配孔(4)安装有十字架(5),所述十字架(5)的端部通过螺纹装配孔(4)安装在所述护边板(12)上,所述十字架(5)的中心安装有固定转轴(6),且所述方形框架(2)的转动中心与所述固定转轴(6)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相邻所述方形框架(2)的护边板(12)的贴合以及两个所述护边板(12)的端部的螺纹装配孔(4)的螺栓连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方形框架(2)的叠加。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制作装置的大磁矩线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0、根据大磁矩线圈的实际需求利用单边支撑架和角连接件拼装单个方形框架或多个方形框架,并将十字架安装在方形框架上;
S200、对拼装的方形框架的凹槽部分进行清洗和覆膜,后通过十字架上的固定轴将方形框架安装在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轴转动的三爪卡盘上;
S300、线材的开始绕制的端部固定在护边板的螺纹装配孔上,通过专业工装驱动所述三爪卡盘转动,带动方形框架转动进而开始在方形框架的主板体上绕线,获得单层匝数的方形线圈;
S400、将单层匝数的方形线圈的终止绕制的线材的端部固定在护边板的螺纹装配孔上,在主护板上的方形线圈的表面附着涂层,并在线材在主板体上绕制层数和总匝数满足设计需求时,停止绕制,获得方形磁矩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中,带动方形框架转动进而开始在方形框架的主板体上绕线,获得方形线圈的具体方法为:
S301、以在主板体的宽度上排列的一层线材为方形线圈的单层匝数进行绕制;
S302、在在线材绕制至相邻两个所述主板的连接处时,降低绕线速度;
S303、在主板体上绕制单层匝数后,利用摇表测量导线与磁芯的绝缘电阻,使绝缘电阻满足大于20M的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绕制的单层匝数的方形线圈的表面附着三防保护剂的涂层,并在单层匝数的方形线圈附着涂层时匀速转动方形框架,并在半小时后再次附着三防保护剂的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大磁矩方形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S100至S400的操作再次制备方形磁矩线圈,将多个方形磁矩线圈叠加,并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护边板上的螺纹装配孔的连接方式进行多个方形磁矩线圈的组装,获得大磁矩方形线圈;
其中,相邻两个方形框架的护边板在进行安装时,通过护边板端部设置角连接件在相邻两个方形框架之间形成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9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