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839.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廖敏;连彩云;翟振坤;田雅颂;熊绍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6 | 分类号: | F24F11/66;F24F11/64;F24F11/61;F24F11/52;F24F130/20;F24F130/30;F24F130/40;F24F1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赵艳红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睡眠 模式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 ||
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包括:S1:当前时间达到空调中预设的安睡时间时,判断空调所处环境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S2:当满足预设条件时,使得空调进入睡眠模式;S3: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提醒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空调将进入睡眠模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空调。采用本发明方案的空调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适当调节温度,调节风量,既达到使人体舒适的目的,又能节省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空调以及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问题,以空调能耗为主的建筑能耗占据能源消耗的相当大的比重。因为室内外的温度变化,加上人们在夜间睡觉时活动量的降低,使得空调并不需要以高负荷的状态运行,启用睡眠模式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调节人体所需要的室内环境,不仅可以节省相当比例的能源,并且可以增加人体的舒适度。因而,对用户而言,在夜间睡眠的时候开启睡眠模式符合绝大多数人们的需求。另外现在社会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人们喜欢熬夜,尤其是年轻人熬夜的比例相当高。有时他们正需要一个善意的提醒,来告诉他们该入睡了,并为他们带来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市面上的带有睡眠模式的空调不具备提醒用户时间到了应该休息的功能,且需要依赖用户来手动启停睡眠模式。在如何开启睡眠模式上,中国专利CN104676821A提出将光照强度和人是否静止作为用户是否入睡的判断标准;中国专利CN106352497A 提出将光照强度作为用户是否入睡的标准;中国专利CN111895576A提出将光照强度、声音强度和人在空调前方的停留时间作为用户是否入睡的检测标准;中国专利CN110094852A提出先判断光照强度小于某一阈值,再检测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用户设定的时间段,作为用户是否入睡的评价标准;中国专利CN106765886A提出在光照强度小于某一阈值时,检测声音信息中是否有人的声音,来作为判断用户是否入睡的标准。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带有CO2检测功能的空调了,但都是与新风功能结合,未将CO2功能应用到睡眠模式上去。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光照强度、声音强度和CO2检测应用在睡眠模式中,从而达到准确的判断是否开启睡眠模式。
上述在背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背景做进一步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能够智能感知室内的光照强度、声音强度以及CO2浓度与设定阈值作比较,来实现自动开启睡眠模式,判断精确度高。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装置,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到了用户该睡觉的时间,如果用户还未休息,该专利能够通过记忆用户设定的夜间休息时间,来提醒用户应当休息,并于预定时间后自动启动睡眠模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睡眠模式控制方法,包括:S1:当当前时间达到空调中预设的安睡时间时,判断空调所处环境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S2:当满足预设条件时,使得空调进入睡眠模式;S3:当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提醒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空调将进入睡眠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之前,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达到空调中预设的安睡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当前时间未达到空调中预设的安睡时间,则间隔第二预设时间重新判断当前时间是否达到空调中预设的安睡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参数为空调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声音强度和CO2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中预设的安睡时间由用户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