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370.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民;缪益新;黄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聚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75/06;C09J175/04;C08G18/63;C08G18/48;C08G18/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聚氨酯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热熔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包括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多元醇溶液、改性丙烯酸酯,所述改性丙烯酸酯包括如下组分制成:丙烯酸酯,聚乙烯醇,水;其制备方法为将多元醇溶液、改性丙烯酸酯共混,在温度为100‑150摄氏度以及真空的状态下进行除水,停止加热得到混合液A,然后在混合液A中加入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并搅拌,溶液温度控制在70‑10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0.5‑2h;本申请中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缩短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与固化时间,还可以增强热熔胶的可降解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熔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PUR)具有热熔胶的初粘性高,定位速度快等特点,又具有反应型胶黏剂耐水性、耐化学性能、耐蠕变性能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操作简单、性能优异、环境友好的特性,因此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被广泛应用汽车工业、制鞋工业、纺织行业、木材工业、电子工业、白色家电、书刊装订及食品包装等行业。
目前,聚氨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与固化时间较长,使得汽车、纺织等行业的流水线型的生产设备需要降低速度,以适应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与固化时间,从而使得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一般指聚氨酯热熔胶从涂布直到表面仍可以粘连基材的最大时间间隔,热熔胶在开放时间内才有较好的粘连效果。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一般指热熔胶从被压合在两基材之间,直到两基材形成牢固粘连的最短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缩短聚氨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与固化时间,以便提高汽车等行业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主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30-45份、多元醇溶液10-15份、改性丙烯酸酯20-35份,所述改性丙烯酸酯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丙烯酸酯25-40份、聚乙烯醇10-25份以及水35-5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在特定范围内制得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较短的开放时间与固化时间、粘接强度高,耐水解等性能;其中,采用丙烯酸酯与聚乙烯醇制备得到改性丙烯酸酯,其中改性丙烯酸酯不仅可以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速度,从而提高汽车、纺织等行业的生产速度,还可以使得聚氨酯热熔胶具有可降解的性能,一种可降解的绿色环保的聚氨酯热熔胶可以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利用。
优选的,所述改性丙烯酸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丙烯酸酯30-40份,聚乙烯醇10-20份,水40-5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改性丙烯酸酯,有助于缩短聚氨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与固化时间;聚乙烯醇的成本较低,不仅可以降低聚氨酯热熔胶的成本,还可以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可降解性能。
优选的,所述多元醇溶液为聚丙二醇、聚己内酯二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所述聚丙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3000,所述聚己内酯二醇的分子量为1000-20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二醇中制得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耐水性较优异、耐低温性好和终粘强度高的优点;聚己内酯二醇制得的聚氨酯热熔胶初具有粘强度高、耐热性好、耐油性好的效果,采用聚丙二醇与聚己内酯二醇相复配使用,不仅可以具有两者各自的优点,还可以能缩短聚氨酯热熔胶的开放时间和固化时间。
优选的,所述多元醇溶液为聚丙二醇与聚己内酯二醇两者的组合物,所述聚己内酯二醇的重量占多元醇溶液重量的百分比为5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聚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聚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