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1243.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蒋妍彦;刘超;李晓凤;袁俊晓;杨帆;孔晓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31/765;A61K47/02;A61K47/36;A61P9/14;A61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多卡醇 泡沫 硬化剂 稳定剂 及其 应用 | ||
本公开涉及医用泡沫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剂及其应用。所述硬化剂包括金纳米团簇和透明质酸钠。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纳米团簇、透明质酸钠和聚多卡醇添加到生理盐水中配置成溶液;(2)将两支一次性注射器通过一个医用三通连接,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溶液和空气在两支注射器间来回快速推注混合,从而获取泡沫;(3)将步骤(2)所得的泡沫与三通旋塞阀脱离,既得。解决现有技术中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用泡沫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多得泡沫硬化剂,于2015年1月进入中国市场,其有效成分是聚多卡醇,聚多卡醇是月桂醇的烷基聚乙二醇醚,其平均经验式为C30H62O10,在化学上定义为平均具有12~14个碳原子的烷基链(C12-C14)和9个环氧乙烷单元的环氧乙烷链组成的聚氧乙烯醚。室温下为黏性液体,熔点为15~21℃,可与水混溶,1%水溶液pH值为6.0~8.0,室温下密度为0.97g/cm3,接近水的密度。
聚多卡醇是一种表面活性剂类硬化剂,其结构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极大得相似性,通过干扰细胞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裂解死亡,进而发生血管纤维化及血管闭塞。同时具有固定的亲水端和疏水端,在溶液表面能够定向排列,使溶液表面张力显著降低,可以形成泡沫,所以聚多卡醇被广泛用于泡沫硬化治疗。聚多卡醇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可制成结构稳定、泡沫细微的泡沫药剂,原液越稠厚,配制的泡沫越细微且均匀稳定,作用越强。利用聚多卡醇良好的气泡性能这一特性制备的泡沫硬化剂,注射后在管腔内均匀分布,可以暂时阻断血流,保持相对确定的药物浓度,避免液体硬化剂被血液稀释,同时增加与管腔的接触面积,延长作用时间,使较低浓度的聚多卡醇即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Smith等的研究认为,3%聚多卡醇泡沫并不比1%聚多卡醇泡沫更有效。
稳定性是决定泡沫硬化治疗效果的关键性质。越稳定的泡沫静脉注射后对血液的阻断作用就越强,不易被血液冲走或稀释,使硬化剂与病变区脉管内皮接触的更加充分,作用时间也越长。因此,增强泡沫的稳定性对泡沫硬化治疗至关重要。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且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式为两支注射器间来回快速推注混合多次,通过多发泡的方式增加泡沫数量来解决这一问题,实际应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泡沫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公开在Tessari方法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金纳米团簇和透明质酸钠,二者配合大大提高了延长了泡沫半衰期,克服了聚多卡醇泡沫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剂,包括金纳米团簇和透明质酸钠。
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增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多卡醇、金纳米颗粒、透明质酸钠和生理盐水混匀,利用Tessari方法制得。
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剂或上述增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制得的产品在制备泡沫疗法产品中的应用。
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剂或上述增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制得的产品在制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产品中的应用。
本公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剂或上述增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稳定性的方法制得的产品在制备止血产品中的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一些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2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