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手机电源切换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210.4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倩;杨东;刘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麦度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手机 电源 切换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机电源切换电路,它包括充电口和电池,充电口包括USB接口、OTG接口、无线充电接口,在充电口与电池之间设有电源切换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包括有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电路、充电芯片,充电芯片分别与有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电路连接,充电芯片与电池连接,有线充电电路分别与OTG接口、USB接口连接,无线充电电路与无线充电接口连接。本发明得到的多功能手机电源切换电路,利用MOS管的导通压降非常小的特性,导通后各充电路径的电压损耗极小,提升了电源的使用效率、纯硬件切换,有利于提升充电路径的切换速度,安全性得到提升,不需要用专门的多电源管理芯片,成本低,不仅适用于手机产品,还适用在其他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手机电源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手机耗能越来越多,充电越来越重要、多样。很多手机有无线充电功能和常规的usb充电,另外手机还带OTG功能,OTG功能包括识别外设,如U盘,还可以给其他手机进行充电,实现手机与手机之间互相充电。
市面上一些对于多种充电方式的手机,其一些电源管理也为多电源管理芯片,但是使得电源管理的成本变高;还有些电源管理依靠软件控制,导致电源管理变得容易修改,安全性较差,并且在切换充电方式时会有延迟;以及一些电源管理在多种充电方式同时进行时,协调管理混乱,容易引起不同电源之间形成环流,倒灌,轻者影响电源寿命,或者发热等问题;重者引起手机烧毁,火灾等;还有些电源管理设计的十分复杂,导致在对电池充电时,在电源管理上面的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利于提升充电路径的切换速度,提升其安全性的多功能手机电源切换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多功能手机电源切换电路,它包括充电口和电池,所述充电口包括USB接口、OTG接口、无线充电接口,在充电口与电池之间设有电源切换电路;为了对充电进行切换,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有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电路、充电芯片,充电芯片分别与有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电路连接,充电芯片与电池连接,有线充电电路分别与OTG接口、USB接口连接,无线充电电路与无线充电接口连接。
为了更好的用USB接口进行充电以及用OTG接口反向对USB接口的电源充电,所述有线充电电路包括PMOS管Q1、PMOS管Q2、NMOS管Q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二极管D1,所述OTG接口通过二极管D1与USB接口相连,所述USB接口与PMOS管Q1的源极相连,P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接地,并且栅极与OTG接口相连,PMOS管Q1与PMOS管Q2的漏极对接,且PMOS管Q1的漏极依次通过电阻R2与R3接地,所述PMOS管Q2的栅极与NMOS管Q3的漏极相连,PMOS管Q2的源极通过电阻R4与NMOS管Q3的漏极相连,PMOS管Q2的源极还与充电芯片相连NMOS管Q3的源极接地,NMOS管Q3的栅极通过电阻R3接地。
为了更好的无线充电以及选择管理充电方式,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PMOS管Q4、PMOS管Q5、NMOS管Q6、NMOS管Q7,所述无线充电接口与PMOS管Q4的漏极相连接,PMOS管Q4的漏极依次通过电阻R6和电阻R7接地,PMOS管Q4与PMOS管Q5的源极对接,栅极对接,且源极与栅极之间设有电阻R8,所述PMOS管Q5的漏极与充电芯片相连,所述PMOS管Q5的栅极通过R9与NMOS管Q7的漏极相连,所述NMOS管Q7的源极接地,NMOS管Q7的栅极通过电阻R7接地,所述NMOS管Q7的栅极还与NMOS管Q6的漏极相连,所述NMOS管Q6通过电阻R6与PMOS管Q4的漏极连接,所述NMOS管Q6的源极接地,NMOS管Q6的栅极与PMOS管Q1的漏极相连,所述电阻R5为NMOS管Q6的泄放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麦度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麦度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