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片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076.8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翟艳云;彭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87;H01M50/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刘芳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片及其应用。电极片中集流体的第一功能表面包括第一活性层区域和第一极耳区域,集流体的第二功能表面包括与第一活性层区域对应的第二活性层区域和与第一极耳区域对应的第二极耳区域,活性层设置在第一活性层区域和/或第二活性层区域中;第一极耳区域设置有贯穿至第二极耳区域的N个通孔,极耳通过通孔,且极耳的第一段与第一极耳区域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区,极耳的第二段与第二极耳区域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区,N≥1。本发明在第一极耳区域设置贯穿至第二极耳区域的通孔,利用极耳穿过通孔,并将极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极耳区域连接和第二极耳区域连接,可以导通集流体的两面,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极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自1991年索尼公司发布第一款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以及储能等领域。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铝箔作为正极集流体,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将铝箔或铜箔与更轻质的聚合物材料组合形成新型集流体,如铝-聚合物-铝集流体,铜-聚合物-铜集流体。这种三明治结构的新型集流体不仅面密度更小,可以降低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提升能量密度,而且这种结构的集流体在电池发生短路时,电池升温至一定温度聚合物材料会变形,使铜箔或铝箔从聚合物脱落,从而切断电流,具有比常规铜箔、铝箔更好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这种结构的集流体中的聚合物材料不导电,将极耳焊接在集流体的一面时,无法导通集流体的另一面,所以需要开发新的焊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片,该电极片可以导通集流体的两面,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该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片,其中,所述电极片包括集流体、活性层和极耳,所述集流体的第一功能表面包括第一活性层区域和第一极耳区域,所述集流体的第二功能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活性层区域对应的第二活性层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极耳区域对应的第二极耳区域,所述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活性层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活性层区域中;
所述第一极耳区域设置有贯穿至所述第二极耳区域的N个通孔,所述极耳通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极耳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极耳区域连接形成第一连接区,所述极耳的第二段与所述第二极耳区域连接形成第二连接区,N≥1。
如上所述的电极片,其中,在所述集流体的宽度方向上,M个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集流体的边缘的最小距离为W1,W1≥1mm,M≤N。
如上所述的电极片,其中,在所述集流体的宽度方向上,M个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集流体的边缘的最小距离W1与所述第一极耳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极耳区域的宽度W0之比为(0.2-0.8):1。
如上所述的电极片,其中,M个所述通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活性层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活性层区域的边缘的最小距离为L1,L1≥2mm。
如上所述的电极片,其中,在所述集流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区的宽度为1~((W0/2)-2)mm。
如上所述的电极片,其中,在所述集流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边缘与M个所述通孔的边缘的最小距离≥1mm;和/或,
在所述集流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区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边缘与所述集流体的边缘的最小距离≥1mm。
如上所述的电极片,其中,所述第一功能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功能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分别覆盖W个所述通孔,所述保护层在W个所述通孔的对应位置处具有开孔,W≤N。
如上所述的电极片,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5-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旋光产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形盒子半自动化印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