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非接触式无线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0553.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周柯;李文伟;周卫;林翔宇;芦宇峰;彭博雅;宋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柴燕 |
地址: | 53002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泄漏 电流 接触 无线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非接触式无线监测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测量处于运行电压下的避雷器泄漏电流,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至后台总测控单元,维护人员可以在远离待测线路的地方安全的读取实时数据,节省了布线成本,用户还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及时获取数据、预测故障和故障排除,提高运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测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非接触式无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变电站中,避雷器的质量跟高压开关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息息相关,其运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是避雷器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避雷器的内部受潮或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自然老化等因素会影响避雷器的质量。为保证避雷器安全运行,维护人员会定期对其进行检测。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变电站需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和计算,并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在线分析决策等功能。目前变电站对避雷器质量的评估,采用的传统接入式测量电流手段,维护人员需要待在测线路附近,效率很低且存在安全隐患,还有遇到突发故障解决不及时的问题。因此,在运行电压下实时监测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对智能电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非接触式无线监测系统,以解决避雷器实时监测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雷器泄漏电流非接触式无线监测系统,包括测量单元、后台总测控单元和云端服务器,所述测量单元和所述后台总测控单元无线连接,所述后台总测控单元和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无线连接;
所述测量单元,用于对避雷器实时监测,通过无线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测量数据传输至所述后台总测控单元;
所述后台总测控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收测试单元的测量数据,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读出所述后台总测控单元相关的测量数据,响应用户指令。
其中,所述测量单元包括非接触交流电测量设备和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
所述非接触交流电测量设备和所述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以通信接口方式连接;所述非接触交流电测量设备,用于在运行电压的条件下完成对待测物体电流的实时监测,将测量数据就传输至所述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所述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收集的数据、打包并以无线的方式传输至所述后台总测控单元。
其中,所述的非接触交流电测量设备还包括电磁感应单元、嵌入式处理单元;所述电磁感应单元与所述嵌入式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电磁感应单元由一个铁芯组成和一个电磁感应线圈组成,线圈缠在铁芯上,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入所述嵌入式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嵌入式处理单元还包括一个ADC转换电路和一个MCU,所述MCU接收所述ADC转换电路传来的电流值,通信接口通过协议将MCU生成的待测电流数据传输给所述微功率无线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电磁感应单元通过锂电池进行供电。
本申请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测量处于运行电压下的避雷器泄漏电流,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至后台总测控单元,维护人员可以在远离待测线路的地方安全的读取实时数据,节省了布线成本,用户还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及时获取数据、预测故障和故障排除,提高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