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耐寒种质的创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70482.2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韦荣昌;黄小华;郑虚;覃维治;刘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35;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开成 |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耐寒 种质 创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耐寒种质的创制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马铃薯接穗和假烟叶树砧木;步骤二、将马铃薯接穗嫁接到假烟叶树砧木上;步骤三、待嫁接植株成活,培土覆盖嫁接口,诱导马铃薯匍匐茎产生,进而促使块茎的形成与膨大,待马铃薯块茎成熟,收获块茎。本发明通过以假烟叶树为砧木,马铃薯为接穗进行嫁接,创制马铃薯新种质,可以降低马铃薯栽培种的半致死温度,提高马铃薯栽培种的抗寒能力,并且嫁接成活率高、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此外,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嫁接剪切装置对马铃薯接穗和假烟叶树砧木进行剪切,可以提高马铃薯接穗与假烟叶树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铃薯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耐寒种质的创 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栽培种喜冷凉,但不耐低温霜冻,缺少低温驯化能力,且种内几乎没有遗传变 异,低于5℃~7℃时植株停止生长,-0.5℃~0.8℃时受冷害,-2℃时受冻害,-4℃时整株 死亡。四个马铃薯主要生态种植区都会受到低温霜冻的威胁:北方一作区会遭受秋季早霜 及温度陡降;中原二作区会遭遇春季早霜和秋季晚霜;西南单、双季混作区易遭遇倒春寒; 而在南方冬作区,由于马铃薯主要于晚秋、冬季或者早春种植,生长期会受到低温影响, 从而对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据国家马铃薯行业专项项目组统计,在2008年2月南方发生的特大低温霜冻灾害中,冬作区各地的马铃薯受灾面积高达40.93万hm2左右,造成直 接经济损失10亿元左右,给马铃薯种植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培育耐寒的马 铃薯种质将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现有技术(公布号CN108157163A一 种冬种马铃薯品种的生态选育方法)中有记载通过资源收集、筛选、亲本杂交、实生种低 温驯化、实生苗低温驯化及筛选、冬种条件下自然选择等手段结合,获取耐寒马铃薯品种。 但是现有技术的方法育种复杂,容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推广应用困难。因此,亟需设计一 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培种方法。目前未见以假烟叶树为砧木,马铃薯为接穗,创制 马铃薯耐寒种质的研究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实施等特点的 马铃薯耐寒种质的创制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耐寒种质的创制方 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马铃薯接穗和假烟叶树砧木;
步骤二、将马铃薯接穗嫁接到假烟叶树砧木上;
步骤三、待嫁接植株成活,培土覆盖嫁接口,诱导马铃薯匍匐茎产生,进而促使块茎 的形成与膨大,待马铃薯块茎成熟,收获块茎,即为马铃薯耐寒种质。
优选的是,步骤一中所述马铃薯接穗为马铃薯组培苗或原原种育苗得到,假烟叶树砧 木为假烟叶树的树根扦插育苗或种子育苗得到,当马铃薯苗和假烟叶树苗高达10-15cm, 茎粗一致时,即可嫁接。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马铃薯接穗嫁接到假烟叶树砧木上具体操作为:将假烟叶 树的幼苗从离地面2-3cm处横切去顶端,并把切处以下生的叶子和腋芽一并除掉,从砧木 茎的中间切一纵切口,再将挑选好的粗短健壮的接穗幼苗,从顶芽留2-3片叶子处切断, 嫁接采用锋利的刀片为好,运用劈接法进行嫁接组合,于砧木切口中心纵切1-2cm深的光 滑V形切口,再把切削成双面楔形的马铃薯接穗插入假烟叶树砧木的切口,并用蔬菜嫁接 架固定。
优选的是,步骤三中所述培土覆盖嫁接口具体操作为:培土高于嫁接口10-20cm,诱 导马铃薯匍匐茎的产生,进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形成与膨大,控制遮光率80%以上,空气湿度85%,土壤湿度75%,直至马铃薯块茎生长成熟。
优选的是,步骤三中所述收获块茎具体操作为:收获前3-4周杀秧,当秧蔓枯死、块茎与匍匐茎脱离时开始收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