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大型植物进行深度净化污水的湿地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0278.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付天岭;王虎;何照;梁天昌;周佳佳;万元洪;付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雏阳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大型 植物 进行 深度 净化 污水 湿地 建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大型植物进行深度净化污水的湿地建造方法,属于人工湿地净化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人工湿地出水水质不稳定、系统维护工作量大以及缺乏大型植物景观的问题,其包括大型植物净化带,所述大型植物净化带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一侧铺设有大型植物缓冲带,所述大型植物缓冲带的下方设置有氧化塘,所述氧化塘远离人工湿地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采用芭蕉、水麻柳等大型植物,充分发挥大型高耗肥湿生植物的作用,在前端传统人工湿地正常运行时,大型植物深度净化系统可提升水质;当不能正常运行或失效时,大型植物深度净化系统的存在可保证污水净化,使得污水不至于直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湿地建造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利用大型植物进行深度净化污水的湿地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河流水质不断恶化,日常生活污水与工厂的排污使得许多河流水质下降,部分地方甚至出现黑臭河道,水体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不堪重负。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低投资、低能耗、低运行费、高生态环境效益的特点,相比其他传统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在节约能源和投资方面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
人工湿地主要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其作用机理有吸附、滞留、过滤、沉淀、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以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近年来,学者为改善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工湿地填料材质及结构的改进、单一湿地系统变为多级组合处理系统、预防湿地系统填料阻塞的建造方法、以及湿地植物的搭配等。尽管如此,现行的人工湿地仍存在以下问题:(1)出水不一定能稳定达标,需进一步的深度净化;(2)人工湿地基本都是池体设施,长期运行或管护不善会失效,从而导致湿地系统废弃,需要有一种深度净化系统进行兜底;(3)现有人工湿地植物基本都是美人蕉、鸢尾、酸模、水芹、睡莲、芦苇等湿生植物,缺乏大型植物景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湿地出水水质不稳定、系统维护工作量大以及缺乏大型植物景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大型植物进行深度净化污水的湿地建造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大型植物进行深度净化污水,同时为人工湿地提供大型植物景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大型植物进行深度净化污水的湿地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大型植物净水区,所述大型植物净水区的一侧设置有氧化塘,所述大型植物净水区上种植有大型植物,并通过大型植物进行水体净化。
采用上述方案,实现了大型植物与传统人工湿地结合,对污水进行深度净化,不需专门建造构筑物,结合湿地现场条件开挖沟渠即可,有效地消除了传统人工湿地植物吸收转化的污染物较少、出水水质不稳定、综合成本投入高、后期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等缺陷,利用微生物并结合多种大型高耗肥耗水湿地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使水体得到有效且稳定净化,达到出水水质好且稳定、综合成本投入低、基本不需后期管理维护、生态稳定性好,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所述大型植物净水区包括大型植物净水带、过滤槽、大型植物缓冲带,所述过滤槽设置在大型植物净水带的一侧,所述过滤槽远离大型植物净水带的一侧设置所述大型植物缓冲带。
采用上述方案,大型植物缓冲带上的大型植物能够对经过大型植物净化带与过滤槽的水体进行持续净化,在大型植物净化带上种植的大型植物包括芭蕉、柳树等为大型高耗肥植物,能够充分吸收水体中的N、P、COD等营养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经济产品,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且大型植物净化带、过滤槽、大型植物缓冲层、氧化塘的设置能够保证芭蕉、柳树、水麻柳等大型植物在旱季不至于干死,雨水季不至于涝死。
所述大型植物净水区设置有两个,并关于氧化塘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雏阳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大学,未经贵州雏阳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