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动物肠道炎症的组合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805.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3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玲;申竹芳;刘率男;曹慧;刘志华;刘泉;李彩娜;雷蕾;陈艳敏;朱向阳;邹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605 | 分类号: | A61K36/605;A61P1/00;A61P29/00;A23L33/105;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坦路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652 | 代理人: | 汪送来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取物 制备 治疗 动物 肠道 炎症 组合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桑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动物肠道炎症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桑提取物含有生物碱,多糖,氨基酸和黄酮,优选地,基于所述桑提取物,各组分重量含量为:3‑99%生物碱,0.2‑70%多糖,0‑10%黄酮,0‑50%氨基酸,0‑25%其它组分。本发明的桑提取物能够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肠道炎症状态,恢复肠粘膜的完整性,调节肠粘膜中巨噬细胞状态及免疫屏障功能,同时安全性高,对肠道炎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动物肠道炎症的组合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肠道炎症是肠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肠道慢性炎症通过改变肠道屏障的通透性, 可影响肠道内分泌细胞数量和肠激素的分泌,影响脑-肠轴的神经调节信号通路,或参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等。大量研究发现IL-1β、TNF-α、IFN-γ等炎症因子可参与介导多种疾病中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而抑制炎症因子则可降低细胞的通透性,保护肠道屏障功能。MAPK/NF-κB通路是肠道炎症反应的重要通路。在DSS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炎症反应模型中均存在MAPK通路活性增强的现象。核因子-κB(NF-κB)可参与多种肠道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而MAPK可使NF-κB复合体中的TATA结合蛋白发生磷酸化,从而调节NF-κB的转录活性,影响炎症反应的转录。NF-κB通过调节各种炎性基因转录的核转录因子,可以引发炎症的瀑布式反应,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抑制NF-κB和MAPK活性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全身炎症状态及免疫应答,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MAPK通路活化,可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和 occludin重排,ZO-1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light chain kinase,MLCK)的mRNA表达减少。
目前治疗肠道炎症的药物主要有5-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抗粘附制剂、促炎因子抑制剂、JAK激酶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以及补充剂、益生菌、肠内营养等辅助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对很大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而导致患者无法忍受。由于天然药物具有化学药物无法比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多把点的特征,越来越多研究集中于天然药物的开发,已有研究显示山奈、橙皮、葡萄、越橘、紫色胡萝卜、黄芪、党参、黄连、青藤等多种植物中含有改善肠道炎症的成分。具体而言,目前研究多显示黄酮类和多糖类具有一定的改善肠道炎症的作用,例如,I G Y等发现染料木黄酮可抑制巨噬细胞中TNF-α和IL-6过量产生,抑制AMPK磷酸化后的NF-κB活化(Genisteinsuppresses LPS—induced innammatory response through inhibiting NF-κB fol〃lowing AMP kinase activation in RAW 264.7macrophages[J].PLos One,2012,7(12):e53101.);周卫东等给予5-氟尿嘧啶所致的肠道炎症(肿瘤化疗引起的黏膜炎)小鼠不同剂量的党参多糖,发现党参多糖能够通过抑制5-氟尿嘧啶引起的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升高,减缓炎症,抑制小肠绒毛萎缩和隐窝深度值的增加,发挥对肠道绒毛和隐窝的保护作用(周卫东等,党参多糖改善5-氟尿嘧啶诱导小肠黏膜炎的实验研究,辽宁中医杂志);吴俊仙等发现岩藻多糖能够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β、 IL-13、TNFα、IL-6、IFN-γ以及趋化因子MIP-1、MIP-2、MCP-1的表达、促进抗炎因子 IL-10以及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减轻炎症性肠病小鼠(葡聚糖硫酸钠DSS 诱导)的肠道水肿、肠道萎缩、脾脏肿大、炎症细胞浸润和粘膜下层水肿的症状,保护结肠结构(吴俊仙等,岩藻多糖对炎症性肠病的作用及其机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