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导丝FFR、无导丝IMR和无导丝CFR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801.8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赵清华;毛益进;岳会强;冯辉;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阅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5/021;A61B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导丝 ffr imr cfr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导丝FFR、无导丝IMR和无导丝CFR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血管的2D冠脉DSA影像;从2D冠脉DSA影像中提取出2D目标血管;根据2D目标血管重建3D血管模型;根据3D血管模型计算无导丝CFR;利用无创测量法获取待测量血管的中心动脉压;根据中心动脉压确定待测量血管的入口处压力;根据3D血管模型和待测量血管的入口处压力,构建待测量血管的3D冠脉CFD模型;根据3D冠脉CFD模型计算无导丝FFR和无导丝IMR。实现了采用DSA影像辅助技术对CFR、FFR和IMR的无创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冠状动脉生理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导丝FFR、无导丝IMR和无导丝CFR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生理学在心脏病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临床作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简称FFR)、循环阻力系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Resistance,简称IMR)以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简称CFR)为最常用的表征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功能学核心指标。分别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功能性缺血(用FFR评估)、无明显阻塞的微血管缺血(用IMR评估)以及包含心外膜血管和微血管的冠脉系统缺血(用CFR评估)的程度。血流储备分数(FFR)通过使用最大充血期间的狭窄处远端冠状动脉压力除以主动脉压来计算该血管的血流储备能力。FFR被认为是评估冠脉狭窄是否引起功能性缺血的金标准;而同时冠状动脉下游微循环系统病也是造成冠心病不良事件的独立诱因,与之相对应的临床评价指标包括微循环阻力系数(IMR)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等核心指标。无明显阻塞性斑块的症状患者可能仍然存在明显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缺血,从而导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增加。IMR的临床意义正在于评估稳定患者胸痛和/或异常压力测试发现没有阻塞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CFR定义为最大充血时冠状动脉血流与基线状态的比值,它表示冠状循环对生理氧需求增加和相应的血流量增加做出反应的能力。CFR包括心外膜血管和微循环整个冠脉系统的功能信息,FFR提供心外膜段血管信息,IMR反应冠脉微循环功能状态。三者相互补充,提供一个完整的冠脉循环信息。充分使用好上述客观检测指标,将有助于临床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的冠脉功能状态,明晰罪犯血管及罪犯病变并优化介入策略,评估微循环功能状态并指导药物治疗,并且对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预后提供更为准确的预测。
目前FFR、IMR和CFR的主要临床获取手段为有创的用压力导丝在目标血管内指定位置进行单点测量。这种测量方式有各种术中风险且价格昂贵,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并且难以获取冠脉所有位置的参数值,亟待通过技术升级的方式来降低有创性带来的风险和成本。近年来,多种医学成像技术为冠脉血管的诊治提供了辅助选择,这些技术包括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术(DS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心脏磁共振,心肌超声造影和计算机断层造影等。新的医学成像技术能更加直观准确的呈现出真实冠脉以及血流的几何信息,很好的帮助临床医师完成病情诊断与治疗。然而,相对于能较为完善的显示血管与血流信息的现有成像技术,无法采用DSA影像辅助技术实现对FFR/IMR/CFR的无创检测。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导丝FFR、无导丝IMR和无导丝CFR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处理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采用DSA影像辅助技术实现对FFR/IMR/CFR的无创检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导丝FFR、无导丝IMR和无导丝CFR的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血管的2D冠脉DSA影像;从所述2D冠脉DSA影像中提取出2D目标血管;根据所述2D目标血管重建3D血管模型;根据所述3D血管模型计算无导丝CFR;利用无创测量法获取所述待测量血管的中心动脉压;根据所述中心动脉压确定所述待测量血管的入口处压力;根据所述3D血管模型和所述待测量血管的入口处压力,构建所述待测量血管的3D冠脉CFD模型;根据所述3D冠脉CFD模型计算无导丝FFR和无导丝IM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阅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阅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