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69746.2 申请日: 2021-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3068710B 公开(公告)日: 2022-03-01
发明(设计)人: 昝欣;施诗;丁明艳;周德立;陈朝超;伍洲洲;胡长云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小洲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57/20 分类号: A01N57/20;A01N43/90;A01N37/42;A01P13/02
代理公司: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代理人: 黎健任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甘菊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入侵植物防控领域,涉及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主要活性成分草甘膦,以及辅助成分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其中草甘膦、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00:1‑10:1‑10。本发明将草甘膦与低剂量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复配对草甘膦产生了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够极大地降低除草剂草甘膦的用量和喷洒次数,为大面积的薇甘菊入侵地有效清除薇甘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入侵植物防控领域,涉及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主要活性成分草甘膦,以及辅助成分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将上述三者复配能够显著提高防治薇甘菊的效果以及降低除草剂的用量。

背景技术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是世界上公认的十大害草之一,2001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薇甘菊又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是菊科假泽兰属的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原产中、南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成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薇甘菊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在光照充足条件下更易生长,通过攀援、缠绕、覆盖邻近植物,争夺阳光,并且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对邻近植物生长构成威胁,使入侵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显降低。目前薇甘菊在我国华南地区以及云南等地大面积发生和危害,对这些地区的农业、林业造成了重大威胁,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抑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对减轻薇甘菊的入侵危害、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薇甘菊对农林业及生态环境的重大危害引起了极大关注,自上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就开展了一系列防治薇甘菊的研究。目前薇甘菊的防治方法主要有:(1)物理防治:利用人工清除的方法对薇甘菊进行清理;(2)化学防治:利用草甘膦、莠去津等化学除草剂防除薇甘菊;(3)生物防治:利用紫红短须螨、艳婀珍蝶等天敌昆虫、田野菟丝子或病原菌控制薇甘菊,抑制其生长;(4)群落改造:在薇甘菊危害严重的地方,清除薇甘菊后适时种植乡土阔叶树种,搭配种植抵抗能力强的适生乔灌草植物,减少薇甘菊的发生面积。其中物理防治难根除、易复发;化学防治易污染生态环境;生物防治成本较高且时间长;群落改造对薇甘菊入侵地的生态系统最为有利,但成本高,操作复杂,同时对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要求较高,制约了此类方法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草甘膦是全球使用量最大,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非选择性、灭生性除草剂,对防除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但因长期及大量使用,致使杂草对其产生抗性或耐性显著增强。近年来草甘膦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压力。

由此可见,鉴于目前使用草甘膦对薇甘菊进行化学防治所存在的缺陷,设计和开发一种既可以有效抑制野外薇甘菊的生长,又能做到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见效较快的防治方法,对受薇甘菊入侵危害地区的生态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通过长期研究,意外地发现通过以特定用量比例将主要活性成分草甘膦,以及辅助成分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复配,能够显著增强草甘膦防治薇甘菊的作用效果,从而极大地降低草甘膦的用量和喷洒次数。

具体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本发明:

在第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主要活性成分草甘膦,以及辅助成分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其中草甘膦、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00:1-10:1-10。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组合物中,其中草甘膦、盐酸小檗碱和茉莉酸甲酯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00:5:5,所述主要活性成分草甘膦的用量为500g/hm2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组合物中,将所述组合物制成农药上允许使用的剂型,所述组合物中还包含填料、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或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小洲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小洲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