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流测量的电路及辐射强度测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716.1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常鸣;刘志珍;张培旭;李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T1/16;G01T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晓霞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流 测量 电路 辐射强度 系统 | ||
1.一种用于电流测量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以及放大电路单元(102);
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将输入的电流(In)转换为电压信号,所述放大电路单元(102)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放大,放大后的所述电压信号用于测量所述电流(In)的大小;
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电路单元(102)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包括T型反馈电阻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T型反馈电阻网络包括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第三电阻(R3);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还包括补偿电容(C1);
所述补偿电容(C1)连接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单元(101)还包括滤波电容(C2),所述滤波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单元(102)包括两个相同的子放大电路单元,所述两个相同的子放大电路单元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放大电路单元包括连接电阻、信号运算放大器、负反馈电容和负反馈电阻;
所述连接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信号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负反馈电容的一端和所述负反馈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负反馈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负反馈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信号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信号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单元,所述开关电路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S1)和第二继电器(S2);
所述第一继电器(S1)设置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电流(In)的通断;
所述第二继电器(S2)设置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之间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为静电计级运算放大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In)是空气电离室收集的辐射射线与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离电荷形成的电离电流。
10.一种辐射强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空气电离室;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用于对空气电离室收集的辐射射线与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离电荷形成的电离电流进行处理,以得到电压信号;
中控单元,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确定所述空气电离室产生的电离电流所对应辐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7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