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682.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兵;陈振坤;赵自启;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恒顶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2 | 分类号: | C12P19/02;C12P19/14;C07H3/02;C07H1/06;C07H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殷康明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度 葡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一种高纯度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选择籼米加工副产的碎米作为原料,经多级震动筛分除杂、粗粉碎、酶解挤压膨化、细粉碎、调浆过滤除蛋白、联合酶解和异构化、色谱分离、脱色、纳滤膜纯化和真空闪蒸浓缩制成,实现高纯度大米高果糖浆高效可控生产,所得果葡糖浆具有较高的纯度,且口感纯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纯度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稻谷生产大国稻谷年产量约2亿吨,而作为稻谷加工副产物碎米的年产量为100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在我国南方,大宗粮食稻米的深加工不尽人意。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30%以上。稻米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市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稻米的加工还是停留在满足口粮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深加工比例仅占5%左右。大米加工过程产生的碎米、米糠大多作为饲料,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江西省是全国水稻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水稻面积居全国第二。早籼稻是我省特色稻谷,由于其米质偏脆,碾米过程碎米率高达15%-18%,高于其他任何品种的稻谷。2015年我省早籼稻产量为812万吨,加工中产生碎米、米糠151万吨。利用好早籼米加工的副产物碎米,实现深加工,可以大幅度提高稻谷附加值,促进大米加工产业的发展。高果糖浆主要由葡糖糖和果糖组成,也被称为果葡糖浆,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按果糖含量,有F42型高果糖浆--含果糖42%;F55型高果糖浆--含果糖55%;F90型高果糖浆--含果糖90%。高果糖浆使用少量即可达到一定的甜度,由于果糖的存在,高果糖浆风味类似天然果汁,具有清香、爽口的感觉,其风味与口感明显优于蔗糖,在食品、饮料等中的应用尽显优势。我省现有大米淀粉糖企业产品开发滞后,大多数厂家只生产70%的液体麦芽糖浆,价格2300~2500元/吨。而高纯度高果糖浆、低聚糖等品种,价格可提高50%(F50液体高果糖浆)~200%(F90型高果糖浆)不等。基于此,对采用早籼米加工副产物碎米为原料制取高纯度大米果葡糖浆的研究开发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度高果糖浆的制备方法,能够很好的利用早籼米加工副产物碎米为原料制取获得高质量和高纯度的果葡糖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纯度果葡糖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择:选择籼米加工副产的碎米作为原料,采用多级筛分除杂后使用;
S2.粗粉碎:将碎米进行粉碎得到碎米粗粉,粉碎细度控制在40~60目;
S3.酶解膨化挤压:将耐高温α-淀粉酶与所述碎米粗粉混合后进行挤压膨化得到膨化米粉,其中,挤压膨化的温度设置为100~110℃,压力为1~2MPa,保持时间为30~45min;
S4.细粉碎:将所述膨化米粉进行细粉碎得到细粉,粉碎细度控制在100~200目;
S5.调浆过滤:将所述细粉加入水调节至含量为30%~40%的米浆,并调节米浆pH为4~5,调节温度为50~60℃后进行过滤除渣去蛋白得米浆去蛋白液;
S6.联合酶解:将所述米浆去蛋白液采用淀粉糖化酶和低温α-淀粉酶进行酶解,灭酶得到葡萄糖液;
S7.异构化:将葡萄糖液进行异构化得到低纯度果葡糖浆;
S8.色谱分离:利用色谱分离系统,从低纯度果葡糖浆中,将果糖分离得到高纯度果葡糖浆料液和主要含有葡萄糖的提余液;
S9.脱色:所述高纯度果葡糖浆料液采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后过滤得滤液;
S10.离子交换:对所述滤液采用离子交换柱进行离交除杂得离交液;
S11.纳滤:所述离交液进行纳滤除杂得到纳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恒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恒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