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站岩石边坡防护施工工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69398.9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钟汶均;张卫华;于广斌;宋洋;李卓;姚磊钧;石成锁;李镇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2D15/02;E02D19/20;A01G9/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 地址: | 61113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岩石 防护 施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站岩石边坡防护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坡面,进行坡脚和坡顶的施工放线,确定浇筑区域,在浇筑区域边缘部设置绿化区域;步骤二:打锚杆作业,将锚杆植入坡体内,锚杆端头伸出坡体外作为连接节点,锚杆通过防脱件与坡体进行固定;步骤三:制备混凝土浇筑框架,将混凝土浇筑框架内横纵交叉的梁按照步骤二中的连接节点进行固定,并在混凝土浇筑框架的梁上开设排水孔,在混凝土浇筑框架内浇筑混凝土;步骤四:在浇筑混凝土后的混凝土浇筑框架上铺设格栅网,在格栅网上铺设防渗土工膜。本发明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好,强度高,减小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石边坡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站岩石边坡防护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是现代化社会人们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动力能量,水力发电是电力工业的先驱者。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广泛,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优势。水电站的建设依托地貌环境,一般处在山区、峡口等地理环境下,因此建设时需要考虑边坡防护,针对于该环境而言,岩石边坡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岩石边坡土质疏松,且遇到强烈天气时容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而传统的护坡方式没有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并且耐久性差,强度低,需要浇筑混凝土的区域面积大,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且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站岩石边坡防护施工工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站岩石边坡防护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坡面,进行坡脚和坡顶的施工放线,确定浇筑区域,在浇筑区域边缘部设置绿化区域;
步骤二:打锚杆作业,将锚杆植入坡体内,所述锚杆端头伸出坡体外作为连接节点,所述锚杆通过防脱件与坡体进行固定;
步骤三:制备混凝土浇筑框架,将混凝土浇筑框架内横纵交叉的梁按照步骤二中所述的连接节点进行固定,并在所述混凝土浇筑框架的梁上开设排水孔,在所述混凝土浇筑框架内浇筑混凝土;
步骤四:在浇筑混凝土后的所述混凝土浇筑框架上铺设格栅网,在所述格栅网上铺设防渗土工膜。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在打锚杆之前,对坡面的危石、松石、浮石进行清理,并对凹凸不平的坡面进行填充,针对于浇筑区域边缘部的土质松动的区域作为绿化区域,并布设防护网。
优选的,通过带有铣挖钻头的工装对所述绿化区域进行铣挖,使得所述绿化区域上形成若干等距的铣挖孔,在所述铣挖孔内设置植生袋,所述植生袋内装有由草籽、有机腐殖土、复合肥、种植土、绿化添加剂的搅拌后的混合物,所述防护网与所述植生袋的表面贴合。
优选的,制作所述植生袋,规格为40cm×60cm,所述植生袋由三层组成,外层为麻袋层,中间层为种子层,最里层为无纺布层。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在所述坡体上打锚杆孔,向所述锚杆孔内注浆的水灰比为1:0.8。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包括沿着所述坡面从上向下铺挂的铁丝网,所述铁丝网用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所述缝合绳两端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浇筑框架上的位于所述连接节点处的梁之间用铁丝固定,所述连接节点处下方用所述锚杆固定。
优选的,所述锚杆为钢筋锚杆或木质锚杆。
优选的,所述防脱件为锚索,所述锚杆通过锚索与坡面之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