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式海底采矿车履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215.3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光;唐汉枫;张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18 | 分类号: | B62D55/18;B63C11/52;E21C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张卫武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海底 矿车 履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海底采矿车履带。包括两段侧边履带和一段中间履带,侧边履带和中间履带在垂直于前进方向上并排布置,中间履带位于两段侧边履带之间,侧边履带和中间履带能够独立运转;所述中间履带的履带板上固定设置有剪切履齿;所述侧边履带的履带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履齿;所述可调节履齿包括可转动齿体、装配杆;可转动齿体与装配杆固定连接,可转动齿体在装配杆的带动下能够转动,使得可调节履齿相对所述侧边履带的角度可调。本发明能够解决履带式海底采矿车易发生沉陷、打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采矿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式海底采矿车履带。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陆上资源日渐枯竭,而海洋面积广阔,特别是深海,探索程度较低,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深海含有极为丰富的镍、钴、铜、锰的多金属结核物和富含铅、锌、金、银的多金属硫化物,这些矿产资源主要赋存于水深5000-6000m的海底表层土中。深海表层土多为稀软的黏土,含水量高,内摩擦角很小。针对海底特殊土性,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履带式水力集矿车作为深海采矿的装备。集矿车在行驶过程中,土体提供的剪切力是其主要前进动力。例如,公开号为CN10681252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涡水动力特性的集群式深海海底集矿装备,包括设备主体、多个海底适应性集矿器,及各海底适应性集矿器对应的输矿管;所述海底适应性集矿器具有履带行走机构,能够受控自主行走。
但是,由于深海海床表层土性质不均匀,稀软土层土体强度很低,传统的履带式采矿车在深海底行进过程中,履齿插入土层,土体提供的剪切力不足以支持采矿车前进,采矿车易发生沉陷或打滑,从而造成行车困难,降低采集效率。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履齿结构的改进上。例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的公开号为CN11101656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包括安装于履带支架两侧的两条行走履带,所述行走履带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长履齿和短履齿,长履齿的高度大于短履齿的高度;当长履齿完全插入土中时,长履齿布置方向与行走履带行进方向呈锐角;其特征是,所述长齿板是呈一定弧度的弧板,长履齿中间部分相对于采矿车行进方向是向后凹陷的,在凸起面上中间位置竖向设置一定宽度的中间加固筋梁,凸起面两端竖向设有具有一定宽度的侧边加固筋梁,中间加固筋梁与侧边加固筋梁在形式和材料上一致;所述短履齿是呈具有一定高度和宽度的楔形体,楔形短履齿内部呈中空状态,并在楔形短履齿内部空腔中间设有起支撑和加固作用的短履齿筋梁,楔形短履齿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阶梯状的微型凸起。
公开号为CN207332879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可用于深海采矿车的打滑状态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履带测速装置和测速地轮,所述履带测速装置安装于深海采矿车的履带驱动轮上且通过水下缆线和水密接连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测速地轮安装于深海采矿车的尾部并通过轴铰接以用于测量深海采矿车相对海底地面的行驶速度,且所述测速地轮通过水下缆线和水密接连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其仅提供了对打滑状态的监控,没有提出具体解决打滑问题的方法。
本申请试图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履带海底采矿车易沉陷、打滑问题从改进履带结构出发予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海底采矿车履带,能够解决履带式海底采矿车易发生沉陷、打滑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段式海底采矿车履带,包括两段侧边履带和一段中间履带,侧边履带和中间履带在垂直于前进方向上并排布置,中间履带位于两段侧边履带之间,侧边履带和中间履带能够独立运转。所述中间履带的履带板上固定设置有剪切履齿。所述侧边履带的履带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履齿。所述可调节履齿包括可转动齿体、装配杆。可转动齿体与装配杆固定连接,装配杆穿设在所述侧边履带的履带板上的装配孔中。可转动齿体在装配杆的带动下能够转动,使得可调节履齿相对所述侧边履带的角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剪切履齿为V型或W型。
优选的,所述剪切履齿与中间履带的履带板焊接连接或一体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可转动齿体为楔形或长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