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69163.X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国;杨焕焕;李会泉;徐爽;曹妍;贺鹏;陈家强;郑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10;C07C209/36;C07C211/46;C07C211/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加氢催化剂在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制备芳香氨基化合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氮掺杂碳,所述活性组分为选自Ru-Fe、Ru-Co、Ru-Ni或Ru-Cu的双金属;
所述活性组分中每种金属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每种金属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中金属钌在所述催化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碳是氮化碳或以聚离子液体为前驱体得到的氮掺杂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是由氰胺、双氰胺、三聚氰胺、硫脲、尿素或盐酸胍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经煅烧制备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50-650℃,时间为0.5-5h,气氛为空气或惰性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氛为氮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聚离子液体为前驱体时,以氮化碳为牺牲模板制备得到氮掺杂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碳与聚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0.2-1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的方法包括:将聚离子液体与氮化碳混合后进行煅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50-1000℃,时间为0.5-5h,气氛为惰性气体。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离子液体包括式(Ⅰ)~式(Ⅶ)所示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X选自F、Cl或Br;n1-n12各自独立地选自4-1000的整数;*代表结构单元沿该方向无限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含有Ru-Fe、Ru-Co、Ru-Ni或Ru-Cu双金属的金属前驱体混合溶液与氮掺杂碳悬浊液混合,浸渍;将浸渍后的悬浊液过滤,将过滤后的固体干燥;而后进行还原活化,得到所述催化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Ru-Fe、Ru-Co、Ru-Ni或Ru-Cu双金属的金属前驱体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金属铁前驱体、金属钴前驱体、金属镍前驱体或金属铜前驱体中的任意一种与金属钌前驱体以及溶剂混合,得到所述金属前驱体混合溶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乙醇、甲醇、异丙醇或四氢呋喃。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前驱体为金属盐。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钌前驱体包括三氯化钌和/或醋酸钌。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铁前驱体包括三氯化铁、硝酸铁或硫酸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1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