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沼气罐一体化增温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149.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文;郭萌萌;刘艳峰;王登甲;张亚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气 一体化 增温 装置 方法 | ||
一种光伏沼气罐一体化增温装置及方法,包括沼气罐体,所述沼气罐体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外界环境用防水层隔开;所述沼气罐体外壁面的南侧设置有光伏系统,所述罐体外壁面的北侧设置有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设置于罐体和保温层之间。本发明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从而对沼气罐进行增温增效,以解决现有技术装置集成化程度低,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沼气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沼气罐一体化增温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沼气是通过有机废料厌氧发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沼气工程,一方面为解决畜禽粪便污染,另一方面为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沼气产业具有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厌氧消化过程是沼气发酵系统的重要环节。发酵温度是影响厌氧发酵效率的主要因素,温度适宜才能保证厌氧细菌良好的活性,从而保持较高的产气率。文献表明厌氧发酵适宜的中温范围为30~40℃。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为保障发酵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沼气发酵罐体需设置增温及保温设施。与传统商品能源(电、燃煤、燃气)增温系统相比,利用太阳能进行增温具有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等优势。本发明主要涉及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对沼气罐进行增温,通过对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沼气罐增温系统进行检索后发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在沼气池上的增效装置”(专利号:201010207038.8)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从而驱动搅拌机和增温装置,提高了产气效率的方法。该发明太阳能光伏系统和沼气罐系统分别布置,属于分体式系统,对场地面积需求较大。“太阳能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提高产气率的沼气池”(专利号:201110332043.6)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和光伏系统互补提供电能,给沼气罐中的增温装置供电的方法。该发明注重利用光热和光伏发电从而驱动设备,但未能利用光热或光电直接加热升温,有较大的能量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光伏沼气罐一体化增温装置及方法,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能从而对沼气罐进行增温增效,以解决现有技术装置集成化程度低,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伏沼气罐一体化增温装置,包括沼气罐体1,所述沼气罐体1外侧设置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与外界环境用防水层隔开;
所述沼气罐体1外壁面的南侧设置有光伏系统,所述罐体1外壁面的北侧设置有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设置于罐体1和保温层3之间,罐体1内部放置发酵料液5。
所述电加热系统为电热膜2,所述光伏系统为光伏薄膜4。
所述光伏薄膜4用于接受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其中产生的热能通过热传导和对流换热的方式直接传递至罐体1内部;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热膜转化为热能,从而传递至罐体1内部。
所述光伏薄膜4用于将转化的电能以直流电的形式通过导电线传输到设置于罐体1北面的电加热系统,所述电热膜2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罐体1外壁面,通过壁面导热作用进入罐体1内部;
所述光伏薄膜4转化的热能加热罐体1的过程发生于设置光伏系统的罐体1南面,这部分热能直接通过罐体和保温层传至沼气罐内部。
所述光伏系统和电加热系统的共同作用于罐体1南侧和北侧产热加热沼气罐,产热的过程发生在罐体1外表面。
所述光伏薄膜4竖直且并排设置在沼气罐体1南侧外壁面,共铺设6块。
所述电加热系统选用PET类低温电热膜。
所述沼气罐体1是圆柱体结构,由多层材料组成,电热膜层2紧贴罐体1壁面。
一种光伏沼气罐一体化增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