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102.3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存飞;孙裔婷;杜凯;董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石 物理 地球物理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岩石物理相的地质特征及模糊聚类的结果划分岩石物理相类别;
(2)根据岩石物理相类别的结果,在取心井段标注,并与测井曲线匹配,得到岩石物理相在测井上的响应特征值的作为测井曲线;
(3)将测井曲线作为特征参数,通过主成分法识别并预测非取心井段岩石物理相,进而对整个井段的测井解释,将测井结果与岩心数据相标定,进而得到每类岩石物理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值,然后将其作为样本,将数据归一化,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每个主成分特征向量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4)将步骤(3)中的结果通过测井曲线标定至地震资料中,通过地震反演方法对井间的岩石物理相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储层岩石物理相类别包括:PF1、PF2、PF3、PF4、PF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地质特征包括:沉积微相、岩相、成岩相、孔隙结构、孔隙度和渗透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模糊聚类的结果由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其中,采用自然伽马相对值、微电极差值、孔隙结构指数、成岩综合系数来表征,其计算公式如下:
RNL=RN-RL
式中ΔGR——自然伽马相对值;
GR——自然伽马;
GRmin——研究区泥岩测井响应值;
GRmax——研究区砂岩测井响应值;
RNL——微电极差值;
RN、RL——微电极;
k——岩石的渗透率,μm2;
——岩石的孔隙度,%;
CD——成岩综合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响应特征值包括自然伽马、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密度、感应电导率和微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公式为:
PC1=0.30*AC-0.43*COND+0.54*GR-0.35*(RN-RL)+0.34*CNL+0.46*DEN
PC2=0.55*AC+0.29*COND+0.16*GR+0.45*(RN-RL)+0.52*CNL-0.33*DEN
PC3=0.07*AC+0.77*COND+0.04*GR-0.62*(RN-RL)+0.07*CNL+0.10*DEN
PC4=-0.03*AC+0.35*COND+0.18*GR-0.53*(RN-RL)+0.05*CNL+0.69*DEN;
式中,AC表示声波时差;GR表示自然伽马;CNL表示补偿中子;RN、RL表示微电极;DEN表示密度;COND表示感应电导率;PC表示主因子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差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
T1=0.43*AC+0.53*CNL+0.46*GR-0.39*R4-0.42*(RN-RL);
T2=0.03*AC+0.35*CNL+0.53*GR+0.61*R4+0.49*(RN-R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物理相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地震反演方法包括测井约束阻抗反演或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1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学生考勤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用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