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9000.1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焱;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F16L55/0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竖向 管道 柔性 抗震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抗震装置,具体为一种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受力杆组与卡箍组件相互铰接;卡箍组件内配接柔性管道,受力杆组用于将内配接柔性管道的卡箍组件固定在墙体上。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引入了柔性管道和柔性缓冲垫这两个柔性构件。柔性管道的使用,能够在管道受到竖向力时起到缓冲作用;柔性缓冲垫在管道遇到强烈振动时能够变形、吸能,减少管道所受到的水平冲击。综上,本发明具有更加良好的抗震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抗震装置,具体为一种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带分布广泛、地震频繁。在地震中,建筑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往往强于非结构构件,所以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往往要先于结构构件遭受破坏。与此同时,非结构构件在建筑投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而且一旦遭受地震破坏会带来巨大的次生灾害风险并阻碍灾后救援和重建。所以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措施是必要的。典型的非结构件如给水、排水、燃气以及其它流体输送管道,这些管道应该被保护起来。竖向管道在其中扮演着主干管的角色,是建筑的大动脉。考虑到现在缺少建筑竖向管道的抗震措施,建筑竖向管道常常仅被卡箍、套管等刚性地固定,只能保护管道免受位水平移型破坏而不能保护其免受竖向位移和加速度型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了柔性材料的抗冲击的竖管抗震支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包括受力杆组,卡箍组件;所述的受力杆组与卡箍组件相互铰接;卡箍组件内配接柔性管道,受力杆组用于将内配接柔性管道的卡箍组件固定在墙体上。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所述的卡箍组件包括卡箍一、卡箍二、缓冲垫;所述卡箍一与所述卡箍二为圆形环状件,所述卡箍一与所述卡箍二的外缘面设有至少两个延伸件,所述延伸件与所述卡箍一或所述卡箍二成直角布置;所述卡箍一上的延伸件与所述卡箍二上的延伸件两两相对通过缓冲垫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卡箍一与所述卡箍二的外缘面还设有与受力杆组相互铰接的螺孔。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所述卡箍一上的两两延伸件成直线布置;所述卡箍一上的螺孔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的螺孔成直线布置,所述螺孔间的直线与所述延伸件之间的直线成十字形;
所述卡箍二上的两延伸件成直线布置;所述卡箍二上的螺孔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的螺孔成直线布置,所述螺孔间的直线与所述延伸件之间的直线成十字形。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所述的受力杆组为至少四根受力杆组成;所述的受力杆组中处于同一平面的一组受力杆一与卡箍一相互铰接;所述的受力杆组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另一组受力杆二与卡箍二相互铰接;受力杆组通过底座与墙体相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所述的缓冲垫的截面成H形,缓冲垫内设有开口向上及开口向下的凹形槽体;所述卡箍一与所述卡箍二上的延伸件置于对应的缓冲垫凹形槽体内并固接。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所述的缓冲垫由金属波纹材料或橡胶或复合橡胶或塑料或复合塑料制备。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竖向管道柔性抗震支架,所述的柔性管道由金属波纹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备。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管桩吊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纹调节伸缩式圆形底盒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