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潮间带生物的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8946.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碧茹;刘梁程;宋俊祎;梁超;叶宗煌;曾玲;李保山;淦克胜;吴吉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钱朝辉;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间带 生物 养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养殖系统养殖藤壶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缸体(1)、过滤缸体(2)、用于将所述过滤缸体(2)内的过滤水输送至所述养殖缸体(1)的第一给水模块和用于将所述养殖缸体(1)内的水排至所述过滤缸体(2)的排水模块;所述排水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养殖缸体(1)内的倒U型虹吸管(5),所述倒U型虹吸管(5)包括进水短管(51)与排水长管(52),所述排水长管(52)的出口与所述过滤缸体(2)连通,所述进水短管(51)的进水口位置高于所述养殖缸体(1)的底部;所述进水短管(51)的进水口为斜面管口,所述斜面管口的顶端向上开有一竖口(53);
所述养殖方法为低流量自发潮汐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藤壶放置于所述养殖缸体(1)内,控制所述第一给水模块为常开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给水模块的给水流量低于所述倒U型虹吸管(5)的最大虹吸流量和所述倒U型虹吸管(5)的破虹流量,通过所述第一给水模块将经过所述过滤缸体(2)过滤的过滤水送至所述养殖缸体(1)中,所述养殖缸体(1)内的水位逐渐上升以模拟涨潮过程;
S2:当所述养殖缸体(1)内的过滤水逐渐增加至所述倒U型虹吸管(5)顶部时,所述倒U型虹吸管(5)开始发生虹吸,所述养殖缸体(1)内的水位逐渐下降以模拟落潮过程;
S3:当所述养殖缸体(1)内的水位下降至低于所述倒U型虹吸管(5)的竖口(53)底部时,所述倒U型虹吸管(5)自动断虹,落潮过程结束;
S4:由于所述第一给水模块为常开状态,所述养殖缸体(1)内的水位会逐渐上升继续模拟涨潮过程,然后重复S2、S3,一直自发形成涨潮、落潮的潮汐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水模块包括主泵(3)和第一给水管(4),所述主泵(3)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缸体(2)连通,所述主泵(3)的出水通过所述第一给水管(4)送至所述养殖缸体(1)中,所述主泵(3)上连接有用于控制主泵(3)开关的定时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给水模块,所述第二给水模块包括副泵(6)和第二给水管(7),所述副泵(6)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缸体(2)连通,所述副泵(6)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给水管(7)连通,所述第二给水管(7)上设有水温调控器(8),所述第二给水管(7)的末端分支成第一分支(71)与第二分支(72),所述第一分支(71)与所述养殖缸体(1)连通,所述第二分支(72)与所述过滤缸体(2)连通,所述第一分支(71)与第二分支(72)上均设有阀门(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模块还包括溢流管(10),所述溢流管(10)的顶部开口位置高于所述倒U型虹吸管(5)的顶部,所述溢流管(10)的底部出口与所述过滤缸体(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缸体(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缸区(201)、第二缸区(202)与第三缸区(203);所述第一缸区(201)的上方设有相对布置的干湿分离盒和蛋白质分离器(14),所述第一缸区(20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干湿分离盒呈对角设置的增氧模块,所述第一缸区(201)内还设有在水流带动下不断翻滚的MBBR填料(15),所述排水模块的出水口与所述干湿分离盒连接,所述干湿分离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滤袋层(16)、羊毛毯层(17)、活性炭层(18)和沸石层(19),所述增氧模块包括增氧泵(20)和增氧气石(21),所述增氧气石(21)设于所述增氧泵(20)出口处;所述第二缸区(202)的中底部设有珊瑚礁石(22),所述珊瑚礁石(22)上附着设有高等藻类(23);所述第一给水模块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三缸区(2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区(201)与第二缸区(202)之间通过第一挡板组件连通,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上挡板(25)和下挡板(26),所述上挡板(25)由所述第一缸区(201)上部向下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缸区(201)底部留有间距,所述下挡板(26)由所述第二缸区(202)下部向上部延伸,且所述下挡板(26)的顶部高于所述蛋白质分离器(14)的最低工作水位处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9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